立法會八題: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

以下是今日(七月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祖恒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廖振新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在二○二四至二○二五年度《財政預算案》表示,香港機場管理局正與東莞共同推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並會積極擴展航空貨物服務,包括「東莞─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物流園)的冷鏈貨物服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自物流園先導計劃於去年四月展開以來,共有多少間航空公司及貨運代理參與,以及物流園至今共處理的貨運量及其總貨值為何;
 
(二)會否爭取擴展物流園的規模和面積,以增建更完善和多元化的物流設施及強化其物流支援服務,包括與冷鏈、溫控、高價值和生命周期較短商品相關的物流設施,並協助更多香港企業進駐物流園,以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航運樞紐之定位和競爭力;及
 
(三)未來有何計劃和措施,積極推動不同產業主動對接和把握物流園的機遇,包括利用相關的物流設施拓展跨境電商和進出口業務?
 
答覆:
 
主席:
 
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在航空貨運方面,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政府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一直採取措施,以鞏固香港航空貨運的領先地位。
 
當中,為充分利用香港國際機場在處理高價值、溫控空運貨物的優勢,並把握跨境電商帶來的機遇,機管局正與東莞共同推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在此模式下,內地出口貨物可於東莞設立的上游物流園內預先完成航空安檢、裝箱或打板及收貨,無縫運達香港國際機場空側的貨運碼頭,再利用香港的國際航空網絡,直接轉運到世界各地。國際空運貨物亦可套用上述相反路線進口內地。此模式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貨物提供更無縫、便捷的國際空運網絡,提高跨境航空貨物中轉的效率,進一步發揮香港的空運中轉樞紐功能。
 
就陳祖恒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 機管局自二○二一年年底開始利用位於東莞和香港國際機場的臨時設施就「海空貨物聯運」模式進行先導計劃,並分別於二○二三年四月和十二月確立先導計劃下的整套出口和進口運作流程。現時,共有17家航空公司及約100家貨運代理人參與先導計劃。在二○二三年四月至今,先導計劃下處理總貨量近8 300噸,已經處理超過58億元貨值的貨物。
 
(二)及(三)機管局於二○二三年二月與東莞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進一步發展海空貨物聯運,包括於東莞興建「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現名為「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的永久設施。機管局計劃在明年底前完成物流園永久設施的首階段建設,逐步達至每年處理100萬噸貨量。
 
為了讓「海空貨物聯運」模式帶來最大的效益,機管局正與東莞市政府研究物流園處理更多不同種類的貨物的可行性,包括發展物流園的冷鏈貨物服務。同時,機管局會繼續宣傳「海空貨物聯運」模式,並採取措施鼓勵更多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人加入。機管局會視乎物流園首階段建設的進度,有序發展整個物流園的建設項目,持續提升物流園整體的服務容量及功能,以更好地滿足大灣區的國際貨運需求,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