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一題:控煙措施

以下是今日(七月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熙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於上月十四日向本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簡介政府下一步控煙措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過去三年,香煙銷售量及相關的稅務收入為何,並按香煙口味(例如原味、薄荷、水果等)列出分項數字;
 
(二)有否統計,過去三年,因吸煙直接引致疾病而入院的人數,並按疾病類別列出首10位的分項數字;非吸煙人士與吸煙人士就該10類疾病的平均住院天數、康復時間,以及醫療成本有否差異;如有,詳情為何;
 
(三)鑑於政府於上述文件中表示計劃禁止加味煙,政府有否評估該措施對煙民的影響,例如有多少煙民會因此轉為吸食傳統香煙或非法進口的加味煙,或選擇戒煙;
 
(四)鑑於有意見認為,政府應禁止在水煙內加入調味劑,而據悉水煙盛行於中東地區,當局有否評估實施有關措施後對來自中東的商務及觀光旅客的影響;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過去三年,每年接受政府提供戒煙服務的人士平均所需的戒煙時間為何;鑑於政府於上述文件中表示會加強戒煙服務,例如增加戒煙服務點及加強中醫戒煙服務等,但有意見認為該等措施屬較傳統的戒煙模式,政府會否研究引入一些較新形式的戒煙服務?
 
答覆:
 
主席:
 
根據二○二三年有關吸煙情況的主題性住戶統計的調查結果(主題性調查),本港習慣每日吸煙的15歲及以上人士的比率下跌至二○二三年的9.1%。這亦代表本港現時仍有約58萬人有每日吸食傳統煙的習慣,而當中接近一半為40至59歲的吸煙者;這群吸煙者如果繼續吸煙,他們因吸煙而引致的各種疾病會在不遠的將來為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政府在上月公布在短期內推出10項控煙措施,各項措施圍繞控煙策略四個方向,即降低煙草產品的需求及供應、減少煙草產品的吸引力、保障公眾免受二手煙侵害,以及加強提供戒煙服務而制訂,務求多管齊下抗擊煙禍。
 
就梁熙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經徵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和香港海關後,現回覆如下:
 
(一)過去五年完稅煙數量及稅收載於附件。比較疫情前後,即二○一九年比對二○二三年,完稅煙數目的下降幅度與同期吸煙率下降幅度相若。政府並沒有備存按捲煙口味區分的完稅煙支數目和相關稅收。
 
政府統計處就吸煙情況進行的主題性調查則顯示,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吸煙者當中,約四成吸食加味煙(包括薄荷、水果及其他味道)。加味煙對吸引女性和年輕人特別有效。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女性當中,超過七成吸食加味煙,而首次吸煙時吸食加味煙的比率亦超過六成。按年齡統計,越年輕的組別吸食加味煙的比率越高,例如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20至29歲人士,超過七成吸食加味煙,而首次吸煙時吸食加味煙的比率亦接近七成;至於60歲或以上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人士當中,超過八成只吸食原味煙,可見在傳統煙中加入其他味道是煙草商用以誘惑市民,特別是女性和年輕人吸煙,並令他們上癮成為煙民的有效手段,情況令人擔憂。
 
(二)香港醫療系統正面對慢性疾病和人口老化日益普遍所帶來的雙重挑戰,而吸煙是導致慢性疾病中最大、亦是最可預防的風險因素。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指出,16%的非傳染病死亡個案,例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及肺部疾病,都是由吸煙引致。而根據醫管局二○一九年的數據,5%的醫管局病人罹患例如癌症、心臟病和肺氣腫等疾病,已用去醫管局接近六成的醫療開支,而這些疾病都與吸煙有密切關係。政府必須推出更積極和更具針對性的措施降低吸煙率,減少吸煙和二手煙帶來的禍害,減低市民患上心臟病和肺癌等非傳染病的風險,從而令市民有更加健康的生活,亦令醫療系統可以集中寶貴的資源,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
 
在公共衞生層面,吸煙帶來的額外風險和健康禍害已經由大量醫學實證研究證實。吸煙會導致吸煙者患上各類慢性或嚴重疾病例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及肺部疾病等的風險大幅提高,而這些疾病會嚴重損害病人健康並對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舉例來說,世衞指出吸煙是引致肺癌的主因,而85%的肺癌個案與吸煙有關。至於吸煙人士與非吸煙人士患上同一種疾病的醫療成本、平均住院天數和康復時間之間的比較和差異,並不能反映吸煙為公共衞生帶來的額外風險。比較吸煙人士與非吸煙人士患上同一種疾病的醫療成本,而忽視吸煙人士因為吸煙而導致患上該種疾病的機會倍增,是煙草商假借市民有自由選擇之名而轉移視線對抗政府控煙的慣用手法。此外,醫療成本並不能完全反映吸煙的禍害,例如吸煙和二手煙導致的生產力下降,以及病人及其家人身心所受的痛苦等。
 
(三)及(四)在減少煙草產品的吸引力方面,科學證據說明添加了味道如薄荷或水果味的煙會降低對煙草危害的意識,增加非吸煙人士(特別是青少年)開始吸煙的機會,並令消費者的煙癮更深和更難戒除。世衞《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實施準則建議禁止或限制煙草產品中加入可能用於增加口味的成分。加拿大等地有研究顯示,禁止於煙草產品中加入味道,對鼓勵現行加味煙使用者嘗試戒煙和提升他們的戒煙率均有顯著幫助。
 
政府提出禁止於傳統煙草產品中加入味道(包括薄荷、水果及其他味道),目的是抗衡煙草商以加味劑掩飾煙草產品毒性作引誘女性和年輕人吸煙的意圖。
 
政府亦留意到加入味道的水煙近年漸見普遍。香港大學青少年戒煙熱線的研究顯示,25歲或以下的青少年吸煙者曾吸食水煙的比率由二○一六/一八年度的36%上升至二○二○/二二年度的45%。研究顯示,使用者會因為水煙的味道、使用模式和誤導宣傳,以為水煙危害比一般煙草產品低。然而,事實上,水煙的危害比一般煙支更大,水煙煙草和助燃炭在燃燒時均會釋放大量有毒物質,包括致癌物,亦同樣釋出有害二手煙,更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吸食一小時水煙的煙霧吸入量,可達一支捲煙的100至200倍,使用者接觸到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量分別是一支捲煙的9倍和1.7倍。持續使用水煙會使身體產生尼古丁依賴,更有機會造成「門戶效應」,令本來不吸煙的人士透過水煙染上吸食傳統煙的習慣。
 
政府禁止於煙草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禁止在作為傳統煙草產品之一的水煙中加入其他味道,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女性和年輕人上癮成為煙民的手段。
 
政府制訂控煙措施時已充分考慮旅遊業的情況。遊客決定旅遊或外來人才來港會考慮不同因素,例如整體旅遊體驗、發展機遇、人文素養、環境質素等。控煙工作將能讓市民和遊客都可以享受更清新的環境,亦令香港成為健康及更有活力的城市,對旅客和外來人才都更有吸引力,亦是大部分市民樂見。
 
(五)至於戒煙服務方面,現時的戒煙服務結合輔導和藥物的標準治療(一般療程為八至十二個星期),亦包括自助資源如流動應用程式「戒煙達人」。戒煙服務提供者會為接受戒煙治療人士提供52周的跟進服務,以評估其戒煙情況。就戒煙熱線、醫管局轄下的戒煙診所和非政府機構所提供的戒煙服務而言,服務使用者於開始戒煙後52周成功戒煙的比率(即服務使用者匯報自己錄得過去七天沒有吸煙的百分比)由20%至60%不等,與海外國家的數字相若。為加強服務和宣傳推廣,政府建議措施包括增加戒煙服務點、加強中醫戒煙服務、透過地區康健中心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戒煙服務、加強基層醫療人員的戒煙培訓、以流動應用程式協助戒煙,以及在學校恆常課程中加入更多有關煙害的元素。
 
政府會繼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控煙進程,向「無煙香港」進發。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