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出席「建造業安全周2024」開幕典禮致辭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在建造業安全周2024開幕典禮的致辭全文:
 
建造業議會主席Thomas(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Rex(建造業議會建造安全專責委員會主席王紹恆)、Albert(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各位來自不同地方、海外的嘉賓、講者、業界朋友、各位傳媒朋友:
 
大家好。時間過得很快,如果大家記得,我們是一年一度由發展局及建造業議會舉辦這個「建造業安全周」,如果我沒有記錯,今年已是我第三年來到這個活動主禮。
 
大家可能會說,工地安全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有必要年年做嗎?但其實我們正正是要常談、常提,所以我們每一年都要舉辦這個活動。今日據我所知,我們在不同環節合共有500位朋友現場參與,而線上有3 000位朋友參與。我們希望做到大家不單要常談、常提,不單將這件事放在心中,亦真的要在工地行事作風將安全放在首位。所以今日大家不妨互相再三提醒,不要怕煩,不要怕悶。
 
政府多年來一直都是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提升工地安全。我們和業界共同努力下——如果大家看看過去一段時間,不要只看一年,我們看一段比較長時間的數據,大家會看到工地安全整體是有改善,但我們仍需要把工地安全做得更好,因為我們一宗意外也不希望有。我們要繼續秉持「沒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這個理念。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處理繁瑣工作,時常都會說「一心二用」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效率,加快完成工作。但要做好工地安全其實正正相反,所以我希望今日用「一心一用」這個主題和大家作分享,「一心」是要「一用」的。
 
「一心」是甚麼?是我們要集結業界各持份者的力量,一條心、同心協力做好工地安全工作,為工地人員營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政府作為香港的政策倡議者和最大的工程項目僱主,我們一直與不同持份者緊密合作,包括建造業議會、各發展商、業主、工程顧問、承建商、分包商、專業團體和工會、勞工界,商議和制定各種工地安全措施。
 
「工地安全、人人有責」。安全的責任不單是僱主的,亦是工地前線人員的,整個工程團隊每一位成員在保障工地安全方面,都有大家的角色和責任。我希望藉着「建造業安全周」可以進一步凝聚整個業界各個層面,大家在工地安全方面做到「總動員」,激勵各持份者更積極履行安全角色和責任,這是「一心」。
 
甚麼是「一用」?「一用」其實就是「用好科技」。政府致力推動新科技應用和工地安全智能化,我們近年推的「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 和裝配式設計(DfMA)等等先進建造方法,雖然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這些方法都是推動業界從高效建築方面去做。除了高效,其實有助將一些高危的現場建築工序轉移到廠房進行。而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可讓業主、建築師、工程師、承建商及相關工地人員可在三維虛擬環境中進行設計、溝通和協作。

我們推動業界,不論是工務工程或私人發展項目,都希望他們全面應用科技裏一個很好的系統,就是我們的「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系統)(4S),進一步加強工地安全管理和監控,尤其是一些高風險工地作業。發展局去年已要求超過3,000萬元的工務工程合約全面應用系統。在推動私人發展項目應用系統方面,我們早年引入「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資助。今年來說,可以看到發展局或整個政府連環出招,務求催迫私人業界落實使用系統。為何我說是連環出招呢?
 
屋宇署由今年七月一日起推出強制措施,在首次批准私人發展項目上蓋結構圖則或經重大修訂的結構圖則時,會根據《建築物條例》就相關建築工程施加條件,凡預算建築成本超過3,000萬元並涉及使用流動機械及起重機的建築工程,註冊承建商必須採用相關「安全智慧工地」系統。這是第一招,是強制性的。
 
第二招,為了令系統的使用在業界更「深入民心」,發展局聯同建造業議會推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鼓勵工地安裝並妥善使用系統,我們會向已核實妥善應用系統的工地發出「貞節牌坊」,即這個標籤,以作識別和便利監察,包括利便執管部門以風險為本的策略監察未有獲發標籤的工地。到今天為止,已有接近150個工地取得標籤,大家亦能在工地看到那個標籤。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內有500個工地獲發標籤,長遠「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會成為香港建築工地的「標準配備」。

第三招,我們於今年五月二十日起將「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範圍擴展至應用系統各個環節,不單是購買和安裝系統,亦包括地盤因使用系統而需要提升的網絡容量、額外增聘人員操作系統、維護及技術支援等,我們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都會提供資助。我們會不斷聆聽業界的聲音,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措施。

其實很快我們就會有第四招出台,第四招是甚麼?今個星期稍後我們就會提出為支援業界加快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我們計劃在「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下,將合資格申請者擴展至本地流動機械/天秤的租賃公司。為何要這樣做?因為剛才我提到第一招是強制,屋宇署要強制地盤就一些天秤和流動機械安裝這些安全智慧設施。我們發現原來現時這類天秤和流動機械設施大約有12類,全香港有超過一萬多台這些設施。我們根據業界的資料,原來有七成多設施都是各個承建商和出租公司租回來使用。大家試想想,如果我們能在源頭資助這些出租公司安裝系統,讓各承建商在租用這些天秤或機械使用時,已經安裝了這個設施,既節省時間,亦可以加快推動地盤在這些流動裝置使用設施。有關細節,我們今個星期稍後會透過建造業議會作出邀請,這是我們再次出招。為何要接連出招,我們的目的,容許我用這個字,不單是催使,是「逼使」承建商盡快安裝安全智慧系統。

「安全總動員,智慧建安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今日的分享,「一心」「一用」,讓我們以零意外為目標,更重要的是大家齊心,全神貫注去做,時刻緊記安全第一,而「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能夠運用自如,用心竭力保障每一位工地人員的福祉。只有做好工地安全,建造業才可以持續發展。多謝大家。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