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教育局副局長就「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動議辯論總結發言

以下是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日(十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就「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我感謝尚海龍議員提出的議案、吳傑莊議員及嚴剛議員的修正案,以及另外近40位議員提供的寶貴意見。
 
教育局一直重視人才的培育,採取不同的措施,幫助透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人士的隨行子女在香港就學及升學,盡早適應本地的學校生活和教育制度。
 
香港的教育體系多元化,為同學提供不同的選擇。
 
在中小學方面,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現時有超過800多所公營小學及中學,包括官立學校、資助學校及按位津貼學校,提供蓬勃多元的本地課程教育。所有合資格入讀公營學校的六至15歲兒童,包括經各項人才輸入計劃獲准逗留人士的受養人,均可在公營學校接受免費而優質的小學和中學教育。香港的公營中小學教育體制完善,教學資源豐富,提供多元靈活的升學出路。公營學校學生參加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廣受世界各地和內地高等院校認可,考生除了可以文憑試成績於本地升學或就業,亦可以直接報讀非本地大學或專上院校。
 
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本港亦設有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直資學校)。直資學校以本地學校模式運作,亦可以為小部分同學提供非本地課程,讓他們在文憑試課程以外有另一個選擇,締造多元升學途徑。符合資格入讀公營學校的非本地學生入讀直資學校亦可獲得政府津貼。
 
在國際學校方面,政府一直致力支持國際學校體系的蓬勃發展,以滿足在香港居住的非本地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資而來香港居住的家庭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在二○二三/二四學年,本港有54間國際學校,共提供約46 500個學額。
 
我們見到過去兩年,各項來港的人才計劃申請者眾,反應踴躍,因此我們亦計劃透過校舍分配工作,新增適量,即大概1 000個學額,以應付來港人才子女對教育需求的增長。
 
為幫助有意來港或剛抵埗的人才計劃的申請人了解香港教育的資訊,正如孫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開場發言所指,教育局與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緊密合作,在專屬網上平台刊載本地教育及升學的資訊。教育局網站及指定服務辦事處亦備有學校資訊及學位安排支援服務的常見問題,以供參閱。為更加方便家長尋找及比較學校資料,教育局已經推出全新的專題網站,深入介紹香港的國際學校。

我們聽到剛才多位議員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教育局會與人才辦一同進一步探討如何完善提供資訊的途徑。
 
就入學安排方面,合資格入讀下學年小一及中一的兒童,可以向教育局遞交學位分配申請。教育局接納仍正在等待入境處簽發人才計劃申請結果的申請人,為其受養人所遞交的小一及中一學位分配申請,可以作出彈性靈活處理。這個彈性安排的資訊亦已透過人才辦提供予新來港人才。至於並非入讀小一及中一的兒童,如希望入讀公營學校,教育局會為所有合資格入讀公營學校的六至15歲學童提供學位安排的支援服務。家長可直接聯絡就近的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尋求學位安排服務,亦可瀏覽已上載網頁的《小學概覽》或《中學概覽》,參考個別學校的資料,並直接聯絡相關學校,為子女申請入讀。
 
在新來港兒童支援服務方面,教育局一直致力協助新來港兒童適應本港的學習生活及融入社區。支援服務包括由本地學校舉辦為期六個月的全日制「啟動課程」,以及由非政府機構舉辦為期60小時的「適應課程」。課程內容涵蓋語文教育、學習技巧、個人成長及發展,以及社區適應。此外,教育局提供「校本支援計劃津貼」,讓學校能夠因應兒童的需要而靈活安排各項校本支援服務,例如開設課餘補習班,以及籌辦迎新活動、輔導課程和課外活動。我們亦支援教師多關注新來港兒童的適應和需要,在課堂內外為兒童提供適切的輔導。
 
另一方面,我們留意到近日有意見關注各項人才計劃持有人的子女來港應考文憑試,其後以本地學生身分入讀政府資助大學。剛才有多位議員發言時亦表達對這一方面的關注。政府會考慮重新檢視專上院校在錄取學生時,所採用的本地學生定義。
 
主席,我再一次感謝各位議員的寶貴意見。在未來日子,教育局會持續與不同持份者、相關機構和部門加強溝通合作,協助新來港人才子女盡早適應本港學習生活及教育制度。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