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本港9月受極端天氣影響有驚人暴雨及十號颶風

香港在蘇拉吹襲期間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繼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的首次。(港台圖片)
香港在蘇拉吹襲期間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繼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的首次。(港台圖片)

天文台表示,香港9月屢受極端天氣影響,當中包括9月1日至2日超強颱風蘇拉猛烈襲港,以及9月7日至8日的驚人暴雨。暴雨期間,根據初步資料,全港有超過75宗山泥傾瀉報告及60宗水浸報告,部分地方一度停電停水。暴雨期間至少有兩人死亡,超過140人受傷。

天文台表示,蘇拉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30公里,是自1950年以來影響南海第二強的熱帶氣旋。香港在蘇拉吹襲期間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繼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的首次。根據初步資料,全港有超過3000宗塌樹報告、21宗水浸報告及兩宗山泥傾瀉報告,亦有約40宗棚架、招牌及窗戶受損報告,而部分地方一度停電。機場有460班航班取消。超過80人在蘇拉襲港期間受傷,但沒有人死亡。

與熱帶氣旋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於9月7日至8日為香港帶來長時間的滂沱大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持續生效達16小時35分鐘,是自1992年設立暴雨警告系統以來的最長紀錄。天文台總部於9月7日晚上11時至午夜12時期間錄得158.1毫米雨量,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的一小時雨量,亦錄得兩小時雨量201.0毫米及12小時雨量605.8毫米,均打破其各自紀錄。

9月7日下午4時至翌日4時的24小時雨量達638.5毫米,約為本港全年平均總雨量的四分之一,僅次於1889年5月30日歷史雨災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