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學生自殺問題 蔡若蓮:會否限功課時數須教育專業判斷

蔡若蓮表示,當學校發生悲劇,局方和心理學家都第一時間組隊到校處理危機,最重要支援師生和家人。
蔡若蓮表示,當學校發生悲劇,局方和心理學家都第一時間組隊到校處理危機,最重要支援師生和家人。

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施政報告》有關教育的政策措施,選委會議員鄧飛表示,教育界在愛國教育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做得很盡,關注內地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法》後,業界還能如何跟進。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去年和今年的《施政報告》都有專章講述國民教育,已經恆常化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民教育,未來會不斷優化現有措施,包括在活動上更多元化、規模化,結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去推進工作。

勞工界梁子穎認為,資助機構員工特別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身作則,關注何時宣誓和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蔡若蓮回應指,老師宣誓不是教育政策,是否宣誓亦與老師有無愛國未必有必然關係,但將同有關部門了解相關法例。

選委會陸瀚民提出,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下,設立關鍵績效指標即是KPI量度學習效能,蔡若蓮表示,學校有就學生情意和發展設立問卷,校方可了解同學的情況,日常亦可透過課堂觀察,並舉行成果分享會等,比只是打分數或訂立KPI更有效和立體了解同學學習成效。

另外,社福界狄志遠和港島東的梁熙,關注學生精神壓力和自殺問題,蔡若蓮表示,當學校發生悲劇,局方和心理學家都第一時間組隊到校處理危機,最重要支援師生和家人,至於會否限制功課時數,須因應教育專業判斷,作出限制未必最能照顧學生學習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