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團隊改良技術 提升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精確度

團隊改良了2018年的技術,以MRI引導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的機械人定位器,協助導管或針頭的更精準介入操作。(港大提供)
團隊改良了2018年的技術,以MRI引導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的機械人定位器,協助導管或針頭的更精準介入操作。(港大提供)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團隊,於磁力共振成像(MRI)引導的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領域中,取得重要突破,提升手術精確度。

團隊改良了2018年的技術,以MRI引導立體定位神經外科手術的機械人定位器,協助導管/針頭的更精準介入操作。有關技術可協助於深腦位置,進行活檢、注射、消融和導管放置等操作,亦適用於治療柏金遜症等。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郭嘉威說,過往缺乏實時影像下開刀,部分深層組織可能會移位,有關技術就像線上地圖,令醫生掌握實時資訊,準確定位,手術準確度則會大大提高。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腦外科組名譽臨床副教授陳達明說,現時部分手術需要病人於清醒情況下進行,不少柏金遜病人會感到害怕,而該技術應用後這類手術可透過全身麻醉的形式下進行,減少手術過程中的不適。陳達明又指,深腦電刺激除柏金遜外還可應用於其他病情,如張力障礙症、頑固性腦癇病等運動障礙症。

研究結果於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系統經過測試,實現了誤差少於3毫米的高精確度,有很大潛力應用於臨床手術上,發明亦已申請專利。陳達明期望,未來手術的誤差可以控制少於2毫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