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嶺南|「中國僑都」江門:狂飆之外 大隱於市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大隱隱於市,容世間之美。羊城晚報《大美嶺南》第38站走進「中國僑都」江門,江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五邑文化和僑鄉文化獨具魅力。在央視熱播電視劇《狂飆》中,江門元素滿滿。地處南海之濱、大江之門,江門人見慣了海水的洶湧、江河的澎湃、大洋的廣闊。正是來自於大風大浪的滋潤,這裡的人們淡定從容,自得其樂。

台山歷史文化街區、梅家大院、圓山墟、蓮平路騎樓街、金山大橋、新會人民會堂……江門人身邊的熟悉景象,因為熱播劇《狂飆》,引來八方囑目。跟劇中出現過的街景拍照、打卡,品嘗加醬油的腸粉,尋找傳說中的豬腳面……一時間紛紛攘攘、熱鬧非凡。

金山大橋

赤坎古鎮

「狂飆」是別人的節奏,江門人活的是自己的生活。

老街裡吃早餐,會堂前給小孩拍照,鑽入騎樓下的老店「淘寶」,生活依舊。經營小生意的老闆們,見慣了各路明星的人來人往,每日坐著躺椅、搖著扇、開著店裡的小電視,在模糊的屏幕中看著《狂飆》:「吶,不就是在這個街口拍的嘛!」

台山歷史文化街區

開平立園

江門人的淡定,來自於大風大浪的滋潤。

風浪愈大魚愈貴,五邑人慣于出海搏浪謀生計。

孔雀湖水庫

地處南海之濱、大江之門,江門人見慣了海水的洶湧、江河的澎湃、大洋的廣闊。

來到大江的另一邊。江門五邑水網密布,大大小小橋樑無數,《狂飆》的帷幕,也從大橋上拉開。此間「橋」景,既有金山大橋的壯美,也有鄉間石板橋的斑駁,千姿百態。

五邑地區水網密布,大小橋樑風格各異

到大海的另一邊。五邑鄉親百餘年來慣於出洋謀生,華僑,成了海內外溝通的「橋樑」。他們為家鄉帶回了豐富的物質文明成果,其中,就有那中西合璧的騎樓街、碉樓群。熒幕中的「京海」,因這些五邑街景而更真實。

梅家大院

歷史文化街區

跨江越海,濤聲、大潮,滌蕩著江門人的胸襟。廣闊、開朗、容天下之事、世間之美。

「舊廠街」取景地之一蓮平路上的一處西式陽台

正因淡定,生活悠閒,江門的時光,很慢。

街區俯瞰

「舊廠街」取景地之一蓮平路,《狂飆》取景地

在老街裡逛著,彷彿看到了那個童年時喜歡走街串巷的自己;在騎樓下的某某腸粉店,老闆娘還是當初的模樣;抬頭望去,滿眼的中式滿洲窗、西式羅馬柱,點點斑駁,正如初見。無數的拍攝團隊,在這裡找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感覺,彷彿這裡的空氣,仍充滿著那時炙熱的活力,「真是天然的攝影棚」。

「舊廠街」取景地之一蓮平路,《狂飆》取景地

「舊廠街」取景地之一蓮平路,《狂飆》取景地

時光縱使再慢,滴水仍可穿石。街頭巷尾處,曾經一張竹椅擺開攤檔的理髮師,也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打開車尾廂賣咖啡、打扮新潮的Z時代。

十年前的墟頂街水埗頭

《狂飆》取景地

但不變的,仍然是江門人那份淡定、悠然。車尾廂前,年輕人買上一杯熱咖啡,與朋友閒聊。談到姜文、葛優、周潤發、肖央、梁朝偉、章子怡、張頌文、張譯、劉德華……「這些人都在江門拍過戲嘛。噢,對了,周潤發、梁朝偉和劉德華還是我們五邑的鄉親呢!」

滿街的泰語招牌,讓人彷彿置身異國

本文轉載自羊城晚報・羊城派微信公眾號,獲羊城晚報・羊城派授權轉載。

圖:羊城晚報・羊城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