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署揭六區「社區照顧券」名額不足 逾兩成長者領券後未使用 

申訴專員公署指有關計劃自2013年起推出至今仍在試驗階段,要求署方檢討成效。

【橙訊】申訴專員公署發表主動調查報告,檢視社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結果發現社署在2020/21年度發放8000張服務券,但最後有超過兩成未有使用,但同時有六個區的服務券名額不足。公署建議社署應該針對服務提供更多支援,如主動了解領券長者的使用情況,以及考慮邀請更多機構在供應緊張的地區擴展服務。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社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自2013年推出,至今仍在試驗階段,要求署方應檢討計劃成效以決定是否繼續。同時公署指收到公眾意見,認為試驗計劃的運作複雜,長者未必理解,以致領券後不懂使用,又或者買錯服務甚至受騙。

image.png

社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目前可用於五個範疇。

公署稱,自社署成立的中央工作組每年處理持券人及其他持份者的查詢後,提出查詢的宗數由2017年的5000多宗,減至2022年的約3000宗,減幅達42%,反映長者及持份者對社區券的運作及使用漸趨熟悉。公署建議社署人員應對各服務單位進行覆核探訪,包括增加對中心為本及家居為本的服務持券人進行訪問或探訪,亦建議在認可服務單位放置收集意見表格,讓長者及照顧者填寫,以助監察單位的服務表現。

社署︰每一名額可供多於一人在不同時段使用

另外,在發現有長者領服務券後未使用的同時,公署發現有六個區、即東區、南區、黃大仙區、沙田區、離島區及元朗區均出現「社區照顧券」名額不足。社署解釋,一個服務名額可由多於一名持券人在不同時段使用,就使用者總人數而言,仍有剩餘名額可用。

申訴專員公署指,不應單以居住各區長者數目和當區服務名額的數目,來判斷地區供求情況,建議社署考慮住在當區,包括正使用當區服務和跨區的人士作分析,並邀請更多機構在供應緊張的擴展服務。

圖︰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