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拉襲港|回顧本港史上16次10號波 2018年山竹破壞力驚人 溫黛傷亡最嚴重

資料圖片

【橙訊】超強颱風蘇拉來勢洶洶,天文台今晨2時40分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文台台長陳栢緯預計,蘇拉會在今晚至周六初時,在相當接近本港地方掠過,視乎蘇拉的路徑和強度變化,按需要發出10號颶風信號。翻查紀錄,戰後由1946年起至今天文台共掛過16次10號風球,對上一次掛10號風球是2018年山竹襲港,而1962年溫黛造成傷亡最嚴重,有183人在風災中罹難。

根據天文台資料,熱帶氣旋警告是香港和東亞地區其中一種歷史最悠久的天氣警告。香港的「颱風警告」系統始於 1884 年,即文台成立之後一年。該系統多年來經歷了好幾次的修訂。 1973 年,天文台作出了最近的一次修訂,把 5 號至 8 號風球分別由 8 號西北、8 號西南、8 號東北及 8 號東南四個信號代替,而這個 1-3-8-9-10 的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

天文台判斷是否發出10號風球視乎多個情況,包括熱帶氣旋是否屬颱風級或以上,在香港近距離(大約100公里0內掠過,會否正面吹襲香港,香港的風力已經達到或將會達到颶風程度(即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戰後,平均約每70個颱風威脅香港,才有一個會引致需要掛10號風球。

2017年天鴿襲港,當時天文台發出10號風球。資料圖片

而自1997年起,天文台只發出四次10號颶風信號,包括1999年颱風約克、2012年強颱風韋森特、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及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當中約克及山竹懸掛時間長達11和10個小時,造成嚴重破壞。

山竹襲港,造成嚴重災情。資料圖片

其中山竹的威力令不少市民記憶猶新,2018年9月山竹吹襲期間市面滿目瘡痍,至少造成458人受傷,另有不少於6萬宗塌樹報告,數目歷來最多,多處有高空墜物及建築物受損,至少500宗玻璃窗或玻璃幕牆損毀報告。

當時全港有逾4萬戶電力供應中斷,包括多個新界西及新界北的鄉郊地區、西貢、將軍澳及杏花邨的個別樓宇、長洲、吉澳、東平洲等。當中約1.3萬戶停電超過24小時,而一些較偏遠地區及個別樓宇的電力供應在四日後仍未能完全恢復。山竹襲港後,保險業聯會與天文台曾估計,對本港造成約46億元直接經濟損失,是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的3.8倍。

溫黛襲港,造成嚴重傷亡。資料圖片

不過,1962年的超強颱風溫黛,才是戰後破壞力最強颱風,也是香港二戰後造成最多人命傷亡的風災,共183人死亡,388人受傷,108人失蹤,7.2萬人無家可歸,對房屋、農地、船隻等也造成沉重的損害。

經過多年,香港已發展出一套有效的警告系統和嚴格的建築標準,保障社會大眾的安全。隨著各種防災減災措施的實施,香港過去 50 年由熱帶氣旋引致的死亡和失蹤數字穩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