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致40人死亡,韓國暴雨為何來勢洶洶?

自當地時間7月9日起,韓國一直遭受暴雨侵襲。季風帶來的強降雨席捲了整個韓國,房屋被掩埋、樹木被吹倒、航班和火車被取消,數萬居民的電力供應被切斷。

持續暴雨帶來的影響還不止於此。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7月17日,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指出,截至當天上午,本輪強降雨已造成40人死亡、9人失蹤、34人受傷。

當地時間7月16日,在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上,韓國總統尹錫悅指責部分地區未能提前限行管控,並強調稱,抗災的首要原則是管控高危地區,並提前採取避險措施。

雖然韓國夏季經常下雨,但近年暴雨的出現尤為頻繁。去年8月,韓國首爾遭遇115年來最強暴雨,導致十餘人死亡。

15輛車被淹沒在地下車道

隨著消防部門在忠清北道清州市興德區五鬆邑宮坪第2地下車道再打撈出4具屍體,該地下車道被淹事故的死亡人數目前已增至13人,這輪強降雨導致的整體死亡人數也上升到40人。

當地時間7月15日,持續的傾盆大雨摧毀了韓國忠清北道清州市附近河流的堤壩,該市五鬆邑宮坪第2地下車道不久後被淹沒,包括一輛公共汽車在內,共有15輛車被困其中。

通過目前獲得的視頻可以粗略還原被淹沒時刻的場景。行車記錄儀的視頻顯示,當其中一名司機設法從地下車道逃生時,泥水大量湧入隧道。韓國文化廣播電台(MBC)的電視畫面也顯示,當車輛駛過隧道時,車輪被水淹沒。

包括潛水員在內,已有近400人被派往現場救援。現場救援視頻顯示,潛水員使用橡皮艇進入該地區,將棕黃色泥水從隧道中抽出。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為防止任何受害者或倖存者被衝走,現場工作進行得很緩慢。

經常使用這條地下車道的60歲清州市居民孔成杓(Kong Seong-pyo,音譯)認為,車輛在地下車道被淹,當地政府應負一定責任。“當預計將發生洪水時,政府應該限制人們進入地下車道。如果我被淹沒在其中,我也會死。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種沮喪的感覺。”孔成杓對路透社表示。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7日,韓國清州市,在五鬆邑的一個地下車道內,救援人員正在用叉車搬運浸水車輛。圖/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23年7月17日,韓國清州市,在五鬆邑的一個地下車道內,救援人員正在用叉車搬運浸水車輛。圖/視覺中國

忠清北道相關人士則回應稱,未能及時限制通行是因為在降雨量達到限制隧道通行的水平之前,防洪堤壩突然倒塌。

整體而言,這輪強降雨共導致韓國15個市道的111個市、郡、區,共10570人(6255戶)臨時轉移。628處公共設施和317處私有設施受損,其中忠清南道和慶尚北道兩地災情尤為嚴重。私有設施中,有139幢房屋被淹。此外,共49處道路受損或被毀,8地發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樹木傾倒事故發生25起。

持續暴雨還造成約28607戶家庭停電,目前其中大部分已恢復供電。韓國國土交通部表示,當地時間7月14日晚些時候,忠清北道發生山體滑坡,導致一列火車脫軌,造成1人受傷,車內當時沒有乘客。

出於持續的安全擔憂,首爾至釜山、龍山至木浦和麗水、中央線(EUM)、中部內陸線(EUM)停運,普通列車全線停運。共16班航班因天氣原因停飛。

據韓國氣象廳預測,過去一週已經遭受強季風降雨襲擊的中部和南部地區將迎來新一輪暴雨。忠清道、濟州道以及韓國南部地區在當地時間7月17日至18日兩天的降水量將為100毫米至200毫米。

尹錫悅指責風險區域未得到妥善管理

韓國的季風季節通常從6月開始,到8月初結束。夏季出現季風性暴雨並不罕見,多山的地形也使其更易發生山體滑坡,但此輪強降雨報告的傷亡人數比平時要高出許多。

“死亡人數高得驚人。”韓國國家災害管理研究所洪水研究專家鄭泰成(Cheong Tae Sung,音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這背後可能有多個原因,首先是近年來,降雨傾向於集中在釜山和首爾等大城市附近的地區,但這輪強降雨大部分發生在忠清南道和全羅南道的農村地區,由於這些地區更難監測和到達,它們更容易受到降雨影響。

此外,氣候變化也起到一定作用。鄭泰成補充稱,氣候變化讓韓國變暖,降雨並不是在長時間內緩慢發生變化,而是在以更加強烈的方式出現。這一轉變加大了韓國應對洪水的難度。

進入7月以來,韓國高級政府官員一直強調在季風季節保證安全的重要性,隨著傷亡報告不斷出現,這種緊迫感變得更加強烈。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7日,韓國慶尚北道,醴泉市發生山體滑坡,消防人員在滑坡現場設置控製線搜尋失蹤人員。圖/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23年7月17日,韓國慶尚北道,醴泉市發生山體滑坡,消防人員在滑坡現場設置控製線搜尋失蹤人員。圖/視覺中國

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同政府官員開會時說,當前最重要的是確保不再出現人員死傷,要求官員保持戒備狀態。

當地時間7月17日,尹錫悅主持召開會議討論暴雨天氣搶險救災對策,要求動用一切手段迅速落實有關善後措施。

尹錫悅表示,搶修工作和災民支援工作也刻不容緩。政府嚴肅看待此次暴雨災情,並將全力動員軍警等一切可用資源。希望救災一線能夠奮力拚搏,確保救援工作迅速開展。

2022年8月,首爾遭遇了115年來最嚴重的暴雨襲擊,低窪地區的地下公寓被淹沒。儘管韓國政府承諾將加強對暴雨的防範,但最新的災難還是發生了。

針對此次汛情導致數十人傷亡,尹錫悅指出,山體滑坡高危地等風險區域未能得到妥善管理,導致人員傷亡慘重。政府去年開始就一再強調做好風險區域通行管製和提前疏散工作,但若基層不遵守防災基本原則,國民的安全就難以得到保障。鑒於這種氣候異常現像已成常態,應在平時就做好防範。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