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卡梅倫能給英國帶來什麼?

沉寂七年復出當外交大臣

當地時間11月13日一早,當戴維·卡梅倫出現在唐寧街10號時,震驚的不止英國媒體,還有全世界。蘇納克政府當地時間13日進行內閣改組,退出政壇7年之久的英國前首相卡梅倫被任命為英國外交大臣,而前外交大臣克萊弗利被任命為內政大臣,接替當天上午被解職的佈雷弗曼。

卡梅倫在接受外交大臣的任命後發表聲明說,英國正面臨一系列國際挑戰,包括俄烏衝突和中東危機。

多家英國媒體認為,蘇納克邀請卡梅倫“出山”是為了明年的大選,這位擔任了11年保守黨領袖、6年英國首相的“老大哥”或許會成為蘇納克的“救命稻草”。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轉折”

相比貝理雅,卡梅倫更適合“政治金童”的稱號。1966年生於英國倫敦一個中產家庭的他,在牛津大學讀書期間就曾做過保守黨議員助手,就此打開了從政的大門。2001年,35歲的卡梅倫當選英國議會下議院議員,2010年,44歲的他率領保守黨在大選中戰勝工黨後出任英國首相。這是當時英國近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

2015年,卡梅倫成功獲得連任。在其任上,英國進行了“脫歐”公投,因在此次公投中失利,卡梅倫於2016年6月宣佈辭職,當年7月正式卸任英國首相。9月,卡梅倫宣佈辭去英國議會下議院議員職務,退出英國政壇。2021年,卡梅倫因替企業遊說陷入醜聞,名聲受到影響。

沉寂7年後,卡梅倫悄無聲息地迎來了回歸。據英媒報導,當地時間13日,卡梅倫被任命為英國外交大臣,他同時被授予英國終身男爵爵位,獲上議院議員席位。英國廣播公司稱,想在英國政府中擔任職務,要麼以議員身份進入下議院,要麼以貴族身份進入上議院。美國“政治新聞網”稱,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戰後首個前首相在繼任者內閣任職的例子。對於卡梅倫的突然“回歸”,英國《每日鏡報》稱,“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轉折”。

卡梅倫發佈外交策略

在首相辦公室宣佈成為外交大臣後,卡梅倫13日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了類似執政基調的“外交策略”,他表示英國正面臨著俄烏衝突、中東危機等“一系列嚴峻的國際挑戰”,支持盟國和加強夥伴關係將是他作為外交大臣的首要任務。“我們的人民生活在世界各地,我們的商業貿易遍佈全球各個角落。努力幫助確保世界的穩定和安全不僅至關重要,而且完全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國際安全對我們的國內安全至關重要。”

13日宣佈的連串內閣人事調整是蘇納克擔任首相以來的首次大規模內閣改組。保守黨的官方說法是,內閣改組將加強首相的團隊,有助於“為更美好的未來作出長期決策”。

談及蘇納克時,卡梅倫稱:“儘管可能不同意某些個人決定,但我很清楚他是一位堅強而有能力的首相,他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了優秀的領導能力。我想幫助他實現我們國家所需的安全和繁榮,成為為英國服務的最強大團隊的一部分,並在大選時展示給整個國家。”

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對卡梅倫的“復出”表示歡迎。她表示:“在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他在國際舞台上的豐富經驗非常寶貴。”

看起來像“一場豪賭”

內閣改組的當天,英國首相蘇納克按計劃將出席倫敦市政廳一年一度的市長晚宴併發表年度外交政策演講。英媒預測,除了談及俄烏衝突、中東危機等國際熱點問題,他將重點強調“價值觀”在英國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英媒報導稱,蘇納克將在演講中承諾遵循“冷靜”的外交政策,並堅稱英國“脫歐”後已在世界上站穩腳跟。蘇納克稱,英國將捍衛自身的外交政策和價值觀,繼續在中東和烏克蘭問題上持清晰的立場。蘇納克也將提到英國“塑造世界”的願望,強調在國防、貿易和移民方面建立國際夥伴關係的成果。

根據英國首相府的預告,蘇納克稱,2023年是英國外交政策近年來“最重要的一年”,並細數這一年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

新任外交大臣具體的外交措施和手段,全世界非常矚目。當然,對於英國國內來說,最看重的還是前首相卡梅倫的“回歸”能帶來什麼。今年9月的民調顯示,45%的英國成年人對卡梅倫沒有好感,看好卡梅倫的比例僅為25%。倫敦瑪麗王后大學政治學教授貝爾認為,蘇納克想利用卡梅倫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吸引那些日益離心的中間派和中右派選民,但此舉估計很難奏效,看起來像“一場豪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陳甘露11月13日,在英國倫敦,新任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左)走出唐寧街10號首相府。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