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衝突」里沒用,美軍AC-130J機載激光武器項目被取消

來源: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訊]近日,美國空軍首個有望投用的空基激光武器項目被取消。

根據美國「戰區」(the WarZone)網站19日報導,美國空軍在經過多年的拖延後,取消了對配備定向能激光器的AC-130J「幽靈騎士」空中炮艇機進行的飛行測試計劃。這種計劃搭載於AC-130J上的機載高能激光,原本一度有望成為美國軍方第一種投入實用的空基激光定向能武器,這些決定發生在對AC-130J的「目前和未來計劃能力」進行評估之際,同樣作為從「反叛亂行動」到「規劃高端作戰」轉變的一部分,在早期型號AC-130上經典的105毫米榴彈炮也有可能消失。

加裝激光武器的AC-130想像圖加裝激光武器的AC-130想像圖

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ir Force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AFSOC)當天早些時候向「戰區」網站證實,不再計劃在AC-130J上測試機載高能激光器(Airborne High Energy Laser,AHEL)原型系統,還提供了關於該項目當前狀態的其他一些細節。

AFSOC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AHEL系統在露天地面測試中完成重要的「端到端高功率運行」後,遇到了「技術挑戰」,這些挑戰使其無法及時與AC-130J Block20飛機的系統集成,這一延遲使其錯過了可用的集成和飛行測試窗口。

聲明補充稱,該項目將重新專注於地面測試,提高其操作和姿態可靠性,以便(將設備和相關成果)移交給其他機構使用。

按照最初的計劃,配備AHEL系統的AC-130J會在2021財年當中的某個時間進行飛行測試,但這一時間表不斷被向後推遲。就在去年11月,AFSOC還曾對「戰區」網站表示,一架安裝激光武器系統的AC-130J「幽靈騎士」將在2024年1月實現飛行,但現實是今年1月什麼也沒有發生。

洛克希德·馬田公司在2019年獲得了一份為該系統提供激光源的初始合約,並作為主承包商負責牽頭將光源、光束定向器等其他組件集成到AC-130J飛機上。

一份早期的AHEL系統簡報文檔一份早期的AHEL系統簡報文檔

上週出爐的五角大樓2025財年預算請求進一步證實了該項目的現狀,在這份請求書中並沒有為AHEL編列任何新的資金,官方預算文件稱,這是因為該項目將在2024財年結束。

至於AHEL計劃當前的工作成果將移交給哪些「其他機構」,以及目前根據該計劃所研發的60千瓦級激光定向能武器系統本身確切現狀如何,目前仍「尚不清楚」。關於「戰區」網站方面所尋求的更多信息,AFSOC已將相關問題轉交給了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

報導提到,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達爾葛倫分部(NSWCDD)此前已深入介入了AHEL計劃。美國海軍一直積極追求各類艦載定向能武器,包括另一種60千瓦級的定向能激光器,或稱「集成光學眩目和監視的高能激光器」(High-Energy Laser with Integrated Optical Dazzler and Surveillance,HELIOS),該系統的主承包商同樣是洛克希德·馬田公司。此外,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也一直致力於開發和部署各類不同的空基和陸基定向能武器。

「阿利·伯克」即導彈驅逐艦DDG-88「普雷布爾」號,該艦2022年7月停靠在聖迪亞高碼頭時被拍攝到副炮平台上的HELIOS武器系統 圖片來源:美國海軍

諾斯羅普·格魯曼則為美國海軍開發了150千瓦的固態及光演示系統,該系統在2020年搭載於「聖安東尼奧」級LPD-27「樸達蘭」號兩棲船塢運輸艦上進行測試,擊落了一架無人機靶標 圖片來源:美國海軍

除AHEL計劃之外,美國空軍也一直在研究其他機載激光定向能武器,如近年來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AFRL)的「自衛高能激光器」(Self-protect High Energy Laser Demonstrator,SHiELD)項目,該項目主要集中在戰術噴氣機的吊艙系統上,主要用於幫助防禦來襲導彈,不過也有能力與其他目標交戰。在此前的計劃時間表中,SHiELD吊艙將在2025年進入飛行測試環節,但目前的開髮狀態、能否按時進行測試則尚不清楚。美國空軍還在進行其他定向能武器計劃,包括用於地面基地防禦的相關設施,而在保密領域也正在進行更多工作,包括與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機(NGAD)的相關工作。

攜帶激光定向能武器吊艙的F-16C想像圖 圖片來源:洛馬攜帶激光定向能武器吊艙的F-16C想像圖 圖片來源:洛馬

2017年,時任AFSOC負責人布拉德·韋比在接受《國防》雜誌採訪時舉例描述了當時所設想激光版AC-130的任務:在沒有任何導彈呼嘯、炮彈破空、武器爆炸甚至飛機發動機聲音的情況下,供電設施、車輛發動機、通信設備和地面停放無人機就會(被激光破壞而)失效,「敵人陷入沒有電力、通信、機動工具和情報監視手段的情況」,隨後(特種作戰)小組走出目標大院,活捉了「恐怖分子頭目」,突襲行動「圓滿成功」。在如此想定下的AHEL,在過去被認為是進行這類「低強度反叛亂」任務的理想選擇。

前文已經提到,AHEL系統以及其所屬的「幽靈騎士」武器包,一直在被AFSOC進行新的審視。報導稱,這很大程度上是涉及了AC-130J如何在未來的「高端衝突」中發揮作用的相關討論,特別是「在大平洋組域與中國的衝突」。AC-130J目前的主要作戰形式是為地面特種作戰部隊提供「非常近距離的支持」,幾乎完全在「被許可進入」(permissive)、「半許可」環境下或夜間執行任務,這難免與未來「高端衝突」的環境南轅北轍。

由AC-130臨空掩護一群穿尼龍打槍的腳男去中東軍閥據點執行任務,顯然與未來可能的「高端衝突」模式南轅北轍由AC-130臨空掩護一群穿尼龍打槍的腳男去中東軍閥據點執行任務,顯然與未來可能的「高端衝突」模式南轅北轍

同樣受到重新評估而遭到移除的還有105毫米榴彈炮,根據五角大樓最新預算要求,2024財年中AC-130J的年度計劃是「啟動相關研究分析和開發,以拆除機尾武器系統(指105毫米榴彈炮),改裝尾部空間、優化機組人員工作量以支持USSOCOM的減員舉措」。而即便是經過改進的現款105毫米榴彈炮,當初也並不在AC-130J的計劃內,當時的計劃更傾向於使用「海爾法」等精確製導導彈和炸彈,但隨後改變了這一路線,開始在飛機上安裝改進後的105榴彈炮,不過在去年開始能力評估時又被暫停,截至去年11月,30架規模的機隊中只有17架進行了改進榴彈炮的升級。在進行這些評估的同時,美國空軍還尋求為這些炮艇機安裝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以使飛機在更遠距離內探測、瞄準、識別和應對一系列威脅,並以「更精確的方式作出回應」。

另一方面,AFSOC旗下的其他C-130系列飛機正大量參與名為「快速龍」(Rapid Dragon)的托盤式導彈發射系統測試,以尋求一種將現有運輸機方便地改裝為空射巡航導彈發射平台的方法,此前USSOCOM也曾表示有興趣將射程更長的精確製導彈藥集成在AC-130上,原因自然是「遠離日益增強的敵方防空系統」,而對AC-130J「幽靈騎士」而言,再次轉向對精確製導彈藥的關注也是確保其作戰能力所不得不考慮的重要一步。

一架向貨艙里裝載「快速龍」托盤式導彈發射模塊的C-130J 圖片來源:美國空軍一架向貨艙里裝載「快速龍」托盤式導彈發射模塊的C-130J 圖片來源:美國空軍

報導最後總結道:總之,激光定向能武器已經不再會出現在「幽靈騎士」的未來計劃中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