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夏威夷不受北約保護」,背後有什麼不良企圖?

▲珍珠港,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紀念館。圖/新華社▲珍珠港,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紀念館。圖/新華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3月30日報導,在美國的50個州中,只有49個州受《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防禦條款保護,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夏威夷在「技術層面上」不屬於北約條款的管轄範圍。

換句話說,如果外國勢力向位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或檀香山西北部的美軍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發動襲擊,北約其他成員國沒有義務出面保衛。

位於檀香山的美國智庫「太平洋論壇」主席大衛·山度奴表示,大多數夏威夷居民也不知道,該州實際上遊離於北約之外,而「不包括夏威夷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不是北美洲的一部分」。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也證實,夏威夷不在第五條款適用範圍內,但第四條款規定,當任何成員國的「領土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到威脅時,成員國將進行磋商。

夏威夷既是美國最南方的州,也是美軍太平洋總部、太平洋陸軍司令部、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和太平洋艦隊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負責指揮太平洋戰區內近25萬美軍、230餘艘軍艦和1600多架飛機,轄區範圍包括整個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約9400萬平方英里的作戰區域。

美軍海外駐軍近一半掌握夏威夷五大司令部手中。如此重要的戰略樞紐竟然不受北約集體防禦條款保護,原因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歷史因素讓夏威夷成為例外

夏威夷在1959年正式成為美國第50個州。但實際上早在1875年,美國就已佔領了後來赫赫有名的珍珠港。到1893年,美國在夏威夷的糖業商人以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與教會成員的名義,策劃推翻了夏威夷王國的利留卡拿尼女王,將其軟禁。

到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爆發美西戰爭,美國海軍在馬尼拉灣擊敗西班牙控制了菲律賓後胃口大開:美國國會通過了兼併夏威夷的法案,夏威夷成為美國的海外領地,也就是「準州」。

「準州」是美國領土大肆擴張時期的產物。指的是受美國政府管理,但不屬於美國任何一個州的那些地方。

這些地方又可以分為「合併領土」和「非合併領土」,「合併領土」中又可分為通過組織法(得到美國國會承認)和未通過組織法的「合併領土」和「未合併領地」。總之都是美國為管轄擴張後得到的地方劃出的名目,大致來說,「合併領土」是美國本土的一部分,「非合併領土」本質上就是殖民地。美國的司法權只部分適用於「非合併領土」。

在1959年夏威夷成為美國第50個州之後,美國在海外只有「非合併領土」存在。但夏威夷成為美國第50個州的時候,北約已成立10年。

《北大西洋公約》第六條對集體防禦的地理範圍進行了限制:位於歐洲或北美的締約國領土遭到武裝攻擊才適用集體防禦。同時,所涉及的島嶼領土必須位於北大西洋、北迴歸線以北。

所以夏威夷不適用北約集體防禦條款。

▲遊客坐在美國夏威夷毛伊島的海灘上。圖/新華社▲遊客坐在美國夏威夷毛伊島的海灘上。圖/新華社

修改北約條款難有共識

CNN爆出這條消息後,美國政府倒不太著急,但有些人急了。比如那位「太平洋論壇」的主席等。這些人呼籲修改北約集體防禦相關條款,把夏威夷、關島都納入進來,否則「嚇阻不了中國」。

但問題是,修改北約相關條款不大可能達成共識。如果夏威夷、關島納入了北約集體防禦條約,那麼美國的其他北約「小夥伴」怎麼辦?

那些北約「小夥伴」現在還是有一些海外領地的。像英國在印度洋有查戈斯群島,法國有法屬普利尼西亞、新喀里當尼亞、留尼汪島和馬約特島等。這些北約成員國的海外領地還有主權爭議。

長期以來,英國和毛里求斯就為了查戈斯群島主權爭議不斷,英國與阿根廷還有馬爾維諾斯群島之爭。北約集體防禦條款指的是「對於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的攻擊。」如果北約把查戈斯群島、馬爾維諾斯群島這種主權未定的地方納入保護,國際法就不用再提了。

至於把關島這樣的軍事基地群納入北約防禦條款就更難了。關島是美國的「未合併領地」,算不算美國領土還兩說。如果把關島納入北約保護,英國在巴林的永久性軍事基地要不要北約保護?北約再有擴張野心,也攤不起如此規模的大餅。更何況,在歐洲之外,美國的北約「小夥伴」與美國顯然不夠齊心。歐盟在紅海護航行動中堅決要保證自己的指揮權就是證明。

炒作北約保護範圍值得警惕

需要指出的是,炒作北約保護範圍,有值得警惕之處。

儘管北約東擴和北擴依然符合其「保護歐洲和北美洲的原定地理範圍」,但事實上已經打破了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平衡態勢。與此同時,北約對於亞太地區顯然也有濃厚興趣,並用各種方式滲透。

拿中國周邊來說,蒙古在2003年就成了北約的「全球夥伴」。南韓這兩年也與北約打得火熱。2023年南韓與北約簽訂了「個別針對性夥伴關係計劃」,加入了北約的戰地信息收集和開發系統,與北約交換軍事機密,還參加了北約「網絡聯盟2023」演習。

最新消息稱,美國政府正在安排邀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南韓總統尹錫悅在7月華盛頓舉行北約峰會之際,舉行日美韓三邊首腦峰會,「以展示北約與日韓的團結及北約在東北亞的存在感」。

在這種情況下,炒作夏威夷、關島不在北約保護範圍內,不能不讓人懷疑北約的目光正在轉向太平洋,不能不讓人懷疑北約有藉機試圖進一步拉攏亞太國家的考量。

不歡迎北約把觸角伸向亞洲,不接受把陣營對抗複製到亞洲,不允許任何冷戰、熱戰在亞洲重演,這是中國明確亮出的立場,對於北約亞太化的危險性,亞太國家都應有所警覺。當然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北約在亞太地區如何搞滲透,想藉機「嚇阻中國」純屬癡人說夢。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