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說的,我們是輸給中國了吧?”,她被問住了

來源|觀察者網

►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當地時間5月9日,美國公共媒體(APM)經濟電台節目「Marketplace」更新了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對話的節目內容,雙方就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美中關係等話題展開討論。

談及耶倫4月初訪華以來頻頻炒作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等領域存在所謂「產能過剩」問題,主持人凱·雷斯達爾(Kai Ryssdal)直接拋出一個疑問:「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在這些領域被中國打敗了?」

在聽到耶倫又給出了「中國企業獲得了政府大量補貼導致競爭環境不公平」這樣乾巴空泛的「標答」,雷斯達爾明顯不認同,他繼續追問道:「難道他們的補貼比我們的芯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提供的補貼還要多嗎?我們可是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這下把耶倫逼問出了「真心話」——她不得不承認,對清潔能源、電動汽車、電池、可再生能源等重要戰略領域,「美國會非常明確地針對這些領域進行投資補貼,但我們不希望看到中國向這些企業提供大量補貼,這會讓我們的企業破產」。

耶倫/資料圖耶倫/資料圖

耶倫繼而又翻來覆去地絮叨她那套「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在21世紀初衝擊了美國產業,導致許多美國工人下崗」的故事,為其企圖阻礙中國發展的行為平添所謂「正當性」。

「我們並不是要主宰世界,成為世界上唯一提供這些產品的國家。但我們確實認為,為了國家安全,為了供應鏈的彈性,為了創造良好的製造業就業機會,讓人們能夠在這些行業有所作為,對重要戰略領域進行投資補貼至關重要。」她理直氣壯地說道。

中國提供補貼是「令人擔憂的不公平競爭」,到了美國這兒就成了「至關重要的投資」。美方虛偽霸道的嘴臉毫不掩飾,簡直令人咋舌。

此外,節目中談及耶倫對中美關係趨暖的看法。她表示,美中關繫在過去一年明顯改善,兩國正在尋找建設性合作的方式。

聽到主持人說起自己在中國吃中餐的新聞在社交媒體上關注甚多,耶倫還自誇道:「我認為中國人很高興看到一個欣賞中國文化的人,而且還是一個他們可以認同的普通人。」

但儘管中美關係自去年舊金山會晤後有所緩和,像耶倫、國務卿比連肯、商務部長雷蒙多等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卻仍在不斷領導打壓、限制中國的行動。雷斯達爾指出了這種「說一套做一套」,對耶倫一邊說「美國不希望與中國脫鉤」示好,另一邊又威脅稱「所有應對中國的手段都會列入考慮」提出質疑。

而耶倫則擺出一副怪貼心的姿態,為美方對中國施加的各項限制辯解稱:「中國擔心,我們說的‘國家安全問題’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並借此為由損害他們的經濟進步。我的工作就是向他們解釋,我們正在努力謹慎地製定限制措施。如果他們認為我們的限制過於寬泛,我們也會開闢一條渠道來傾聽他們的關切。」

「Marketplace」節目截圖「Marketplace」節目截圖

近一段時間,在美西方一些政客、媒體的彼此呼應配合下,「產能過剩論」成為美西方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新一輪質疑話術。他們把中國自主發展積累的比較優勢歪曲為「不公平競爭」,把中國造福全球的優質產能抹黑為「衝擊世界經濟」,此舉引來不少反對之聲。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10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美國財長耶倫炒作此類論調可謂無事生非,「作為經濟學家,耶倫應當明白,推行保護主義不能解決問題。」

彭博社氣候和能源領域專欄作家大衛·菲克林近日也在評論文中指出:「如果一個國家能向你提供廉價商品,你應該買它,然後把你廉價的商品賣回去,這就是標準經濟學,這就是比較優勢。如果你查看中國各家公司在公司層面的數據,會發現並不存在所謂依靠補貼的證據,而你所看到的則是一個非常龐大、充滿競爭力的產業。」

我外交部也對此多次回應。4月30日,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表示,美方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看似談經濟問題,實則荒腔走板,違背了比較優勢這一西方經濟學200多年來的基本原理。各國都會生產並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這是國際貿易的本質。如果生產超出本國所需就被稱為產能過剩,要求壓減產能,國與國之間還拿什麼來開展貿易?中國電動汽車出口佔產量12%就被說成產能過剩,那麼德國80%、日本50%、美國25%的汽車產量用於出口,難道不是更嚴重的產能過剩?更何況,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測算,要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當前產能遠不能滿足市場實實在在的需求,又何談過剩?

美方明知違背經濟學常識和產業發展事實,也要給中國扣上「產能過剩」的帽子,充分說明美方所謂「產能過剩」並非市場定義下的結論,而是人為製造的虛假敘事和泛政治化的認知操弄,目的在於遏製中國高質量發展,剝奪中國正當發展的權利。真正「過剩」的不是中國的產能,而是美國缺乏自信的焦慮和針對中國形形色色的抹黑。

我們敦促美方將不尋求遏製中國經濟發展,無意阻止中國科技進步的表態落到實處,停止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的虛假敘事,停止用不公平、非市場手段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停止破壞全球綠色轉型發展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