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現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例,但人際傳播風險仍較低

當地時間5月22日,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消息,美國密歇根州出現一例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患者為當地一名農場工人,這是該國報告的第二例與奶牛感染禽流感病毒相關的人感染病例。

另據路透社報導,澳州Victoria州衛生部門22日報告了該國首例人類感染H5N1型病毒病例。實際上,全球已有多地出現人類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消息稱,基於目前的知識和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似乎不易感染人類或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的情況仍然罕見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這名農場工人曾在工作中接觸過先前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奶牛,曾出現輕微眼部感染症狀,目前已經康復。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此人的鼻拭子檢測結果呈禽流感陰性,但隨後的眼拭子檢測結果呈陽性,「表明存在眼部感染」。

不過,患者僅報告出現類似結膜炎的眼部症狀,尚不清楚禽流感病毒如何感染眼部,有可能是被病毒汙染的液體飛濺至眼部所致,也可能是手等接觸過病毒的部位接觸眼部所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仍在詢問該名感染者的情況,以瞭解更多詳情。

美國報告的首例與奶牛感染禽流感病毒相關的感染病例發生在今年3月下旬。當時,該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名農場工人接觸了疑似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奶牛,其症狀輕微,表現為眼部感染性結膜炎。

美國再現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引發美國公眾對該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擔憂。

對此,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H5N1型禽流感病毒對美國公眾健康造成的風險較低,但接觸被感染或潛在受感染動物的人群感染風險更大,建議採取相應預防措施,包括提供防護設備,尤其是眼部的防護設備。

資料圖: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圖/IC photo資料圖: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圖/IC photo

按照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說法,H5N1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在野生鳥類中傳播,也可能感染家禽和家畜,但人感染的情況並不常見。研究禽流感數十年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流行病學家米高·奧斯特霍爾姆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奧斯特霍爾姆對美聯社說,迄今為止,沒有跡象表明該病毒正在引起類似流感的疾病,也沒有跡象表明有人際傳播的情況出現。

全球已有多地出現人類感染H5N1病例

除了美國,澳州也有類似情況。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5月22日,澳州Victoria州衛生部門報告了該國首例人類感染禽流感病例。患者是一名兒童,在印度期間感染並返回澳州,雖然一度症狀嚴重,但當前已完全康復。

澳州衛生部門的報告稱,這是澳州首例人確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也是澳州首次在人或動物身上發現H5N1型禽流感病毒。由於尚未發現任何進一步的病例,而且由於H5N1型禽流感病毒不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其他人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

實際上,人類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已在全球多地出現。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從2022年1月到2024年4月25日,8個國家報告了26例人類感染H5N1型禽流感的散發病例。世界衛生組織截至今年5月16日的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全球共報告接近900例人感染H5N1病例,其中死亡病例超過450例。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自202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報導稱,哺乳動物中也出現了由甲型流感病毒(H5)引起的致命疫情,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5N1)。可能還有更多疫情尚未發現或報告。陸地和海洋哺乳動物都受到了影響,包括海豹、海獅、狐狸、熊、水獺、浣熊、貓、狗、牛、山羊等。

而幾乎所有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都與密切接觸受感染的活禽或死禽,或受H5N1汙染的環境(例如活禽市場)有關,也有一些從受感染哺乳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病例。雖然可能有一些病例未被發現,但根據目前的知識和理解,該病毒似乎不易感染人類或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患者應妥善應對,防止病情加重和死亡。經實驗室確診和病情加重等類型的患者,應盡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例如奧司他韋。雖然一些國家已經開發並允許使用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的疫苗,但目前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人有限,不推薦接種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將與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做好針對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其他動物流感大流行的防範。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