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4年法總統對德國事訪問,「關鍵時刻」或尋求「共同答案」

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5月2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德國,開啟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

這是24年來法國總統首次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德新社稱,儘管馬克龍多次到訪柏林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對話,朔爾茨也曾多次到訪法國,但國事訪問的禮儀級別更高,通常會有更多盛大儀式,這對兩國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及妻子埃爾克·比登拿斯賓達歡迎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妻子布麗吉特·馬克龍的到訪。視覺中國 圖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及妻子埃爾克·比登拿斯賓達歡迎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妻子布麗吉特·馬克龍的到訪。視覺中國 圖

根據訪問行程,馬克龍先與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會談,隨後前往德國東區城市德累斯頓發表演講,並將訪問德國西岸城市明斯特。最後,馬克龍將前往德國首都柏林郊外的梅澤比格宮與朔爾茨會談。

此次訪問正值俄烏衝突延宕、歐洲即將舉行議會選舉等「重大挑戰」之際。與此同時,德法兩國在防務等問題上仍存分歧,媒體分析稱,馬克龍此訪將與德國方面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尋求在分歧議題中的「共同答案」。

歐洲「發動機」在分歧中尋求妥協

「法德關係對歐洲不可或缺,也很重要。」據德新社報導,馬克龍在訪問首日的紀念德國《基本法》頒布75週年活動時表示,兩國關係被視為歐盟政策的「發動機」,並否認法德關係出現矛盾的猜測,「這不是真的,法德關繫在前進。」

施泰因美亞稱馬克龍的到訪「表明德法兩國友誼的深度」。他表示,儘管德法有時會在一些問題上出現不同意見,但兩國經常以達成協議告終。「如果德法達成協議,那麼我們在歐盟內部還能達成更多(協議)。」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一起參加「民主節」活動,以慶祝德國憲法頒布75週年。視覺中國 圖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一起參加「民主節」活動,以慶祝德國憲法頒布75週年。視覺中國 圖

據德新社報導,馬克龍曾計劃於去年7月到訪德國,但因為法國一名警官在交通臨檢時開槍打死一名17歲少年,在法國國內引發騷亂,馬克龍不得不推遲訪問。

外界預計,在馬克龍此訪最重要的行程——28日與朔爾茨的會談中,雙方將就存在分歧的關鍵問題,比如防務和競爭力等進行面對面探討,以尋求雙方在這些分歧上的共同之處。

路透社稱,作為法德兩國政府首腦,馬克龍和朔爾茨的執政風格截然不同。自朔爾茨2021年底擔任德國總理一職起,兩人在國防、核能等多個問題上公開顯露爭議,但在財政改革、電力市場補貼等問題上又有所妥協,進而在歐盟層面建立更加統一的戰線。

路透社援引全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分析主管拉曼(Mujtaba Rahman)的分析稱,馬克龍訪德「試圖在政治最高層面證明,法德關係仍在發揮作用。但在歐洲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上,兩國仍存在根本性分歧。」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在巴爾維尤宮舉行的國宴併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圖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在巴爾維尤宮舉行的國宴併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圖

報導稱這些重大問題包括防務問題,尤其是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很可能於今年11月的大選後重返白宮的情況下。特朗普今年早些時候曾公開稱,「鼓勵」俄羅斯攻擊任何未履行其財政義務的北約成員國。

在俄烏衝突問題上,馬克龍今年2月關於不排除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表態讓朔爾茨感到驚訝,並遭朔爾茨斷然拒絕。與此同時,朔爾茨拒絕向烏克蘭交付德國的「金牛座」巡航導彈也讓法國很不滿。

路透社稱,面對烏克蘭衝突等歐洲面臨的諸多挑戰,馬克龍在與施泰因美亞會談後向記者表示,「此次國事訪問正值歐洲的關鍵時刻。我們不得不面對歐洲出現的‘帝國主義慾望’……這意味著要加強法德關係。」

法新社報導,在巴黎索邦大學德國史專家迪拉錫魯瓦(Helene Miard-Delacroix)看來,「法德關係就是出現分歧,然後努力找到妥協的方式。」

共同面對極右翼的挑戰

除了持續了兩年多的俄烏衝突,馬克龍此次訪問德國的另一背景是歐洲即將於6月舉行議會選舉。目前的民調顯示,馬克龍領導的執政聯盟僅有超過10%的支持率,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約有30%的支持率。德國主流政黨同樣遭受著極右翼選擇黨等黨派的衝擊。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參加舞台辯論。視覺中國 圖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統施泰因美亞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參加舞台辯論。視覺中國 圖

「今日俄羅斯」報導稱,馬克龍在結束與施泰因美亞的會談後提及了本次選舉。馬克龍敦促各方支持親歐盟的力量,並警告稱,「歐盟從來沒有像當前這樣,在內外有這麼多敵人。」馬克龍稱,「內部敵人」就是歐洲民族主義者,他們的崛起引發對「民主的質疑」。馬克龍稱「民族主義者」沒有能力應對移民和氣候變化等問題。

法新社稱,馬克龍表示,如果民族主義者執政,那麼「歷史將變得不一樣」,因此在選舉中要為能保衛歐洲的政黨投票。在德國,馬克龍重申了他多次提及的「歐洲將消亡」的觀點,稱「我們的歐洲如今可能會消亡,這隻取決於我們的選擇。」今年4月,他曾在巴黎索邦大學演講時發表過類似言論。

施泰因美亞對於馬克龍的言論表示支持,稱需要一個「歐洲民主聯盟」。施泰因美亞表示:「馬克龍指出了本次歐洲議會選舉前的情況,和以往選舉都不同,因為發生了太多事。」

法國《世界報》稱,在馬克龍此訪中即將發表演講的德國東區城市德累斯頓,選擇黨擁有相對較高的支持率,馬克龍或將在演講中指出極右翼政黨對歐洲帶來的威脅。

路透社稱,作為領導歐盟的兩個大國,法德希望尋求在6月歐洲議會選舉前表現出團結。馬克龍此次訪德,被認為是對推動歐盟政策製定的法德關係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