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從未說過中國是敵人,希望和中國做朋友”

來源|觀察者網

► 文 觀察者網 王愷雯

當地時間6月16日,期兩天的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在瑞士閉幕。據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表示,非常希望看到中方就烏克蘭和平問題提出建議。他還表示,烏克蘭從未說過中國是敵人,希望中國可以成為烏克蘭的朋友。

儘管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峰會因俄羅斯、中國等重要國家的缺席,影響力會大減價扣,但澤連斯基認為此次會議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他表示,舉辦第二次「和平峰會」的道路是敞開的,期待以公正和持久的解決方案結束戰爭。

當地時間6月16日,澤連斯基出席新聞發佈會(烏克蘭總統府)當地時間6月16日,澤連斯基出席新聞發佈會(烏克蘭總統府)

法新社稱,澤連斯基16日在閉幕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俄羅斯及其領導人「還沒有準備好實現公正的和平」,「如果俄羅斯離開我們的合法領土,他們甚至可以在明天就開始與我們談判,無需等待。」

俄羅斯並未受邀參加此次「和平峰會」。俄總統普京在峰會召開前一天(6月14日)表示,俄方隨時樂於與烏方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不過,普京強調,談判的前提條件是烏軍從薩克達、盧甘斯克、赫爾鬆和紮波羅熱這四個地區全面撤軍。烏克蘭撤軍後,俄方將立即停火,隨後雙方開啟談判,包括有關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相關問題。普京補充說,烏克蘭應當獨立作出決定。

此後,澤連斯基辦公室拒絕了普京的和談建議,稱該倡議似乎假定基輔放棄主權,普京此時發佈和平談判的聲明,是試圖在瑞士烏克蘭和平峰會之前掌握主動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澤連斯基16日表示,普京不會結束這場戰爭,必須「盡我們所能」製止戰爭,無論是通過軍事手段還是外交手段。澤連斯基還稱,西方的援助不足以讓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但此次峰會表明,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沒有減弱。

據烏克蘭媒體此前報導,瑞士早先邀請了約160個國家出席此次峰會,但最終只有9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8個國際機構代表決定出席,巴西、梵蒂岡等都不是正式與會方,而是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明鏡》週刊6月15日說,儘管稱之為「高級別會議」,但其中35個國家其實都只派出了第二、第三級的政府代表。「對基輔而言更為糟糕的是,就連它最堅定的盟友美國也沒有派出自己的國家元首,美國總統拜登選擇參加在加州荷李活舉行的競選籌款活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寫道。

彭博社此前指出,由於中國缺席了為期兩天的峰會,而金磚集團國家也只派出了相對低級別的外交官出席會議,這給峰會爭取「全球南方」國家的努力蒙上了一層陰影。路透社而後也持相似的觀點稱,中國不參加此次峰會的決定,幾乎肯定了峰會將無法實現烏克蘭的目標——說服「全球南方」的主要國家加入孤立俄羅斯的行列。

法新社稱,澤連斯基16日呼籲中國「認真對待正在製定的和平建議」,「我相信中國可以幫助我們,因此我非常希望看到中方提出的一些建議。」

「烏克蘭從未說過中國是我們的敵人。」澤連斯基補充道。當被問及是否認為中國是朋友時,他表示:「我相信朋友就是在困難時伸出援手的人,我希望中國能成為烏克蘭的朋友。」

5月3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表示,中方重視瑞士舉辦首屆烏克蘭和平峰會,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同瑞士方面以及有關各方就此保持著密切溝通。中方始終堅持,國際和會應當具備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進行公平討論這三個重要的要素,否則難以為恢復和平發揮實質作用。

毛寧表示,根據各方反饋以及公佈的會議安排,中方提出的這三個要素看來都難以實現。會議安排同中方要求以及國際社會普遍期待還有明顯的差距,中方難以參會,已向有關方通報了中方考慮和關切。中方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同各方保持溝通,共同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積累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90多個參與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的國家中,有14個拒絕簽署聯合公報,包括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國。與此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表態願意主辦後續的此類峰會。

此前的5月23日,中國和巴西就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達成「六點共識」。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6月14日表示,中方歡迎和支持一切有利於實現和平的努力,在瑞士和會問題上的立場公平、公正、公開。中方也一直就辦會問題同包括瑞士、烏克蘭在內的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鼓勵會議邀請各方平等參與,公平討論所有方案。

林劍稱,中巴「六點共識」 已經得到超過100個國家的積極回應,反映了國際社會普遍期待,是當今世界最大公約數,我們歡迎更多國家支持並加入「六點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