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富豪,要用錢「砸落」美製戰機

來源:環球人物

·俄羅斯富豪什莫季耶夫。

這或許是他向俄政府表達忠誠的特殊方式。

作者:鄭敖天 馮璐

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李琳佳

「擊落一架由西方國家援助烏克蘭的F-16戰機,賞金1500萬盧布(約合123萬元人民幣)!」在日前舉行的第27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俄羅斯福列斯公司實控人謝爾蓋·什莫季耶夫語出驚人,給俄羅斯人指了一條「致富路 」。

在俄羅斯諸多寡頭中,什莫季科夫一直是「悶聲發財」的典範。這次他突然高調發出懸賞消息,打的什麼算盤?

·荷蘭空軍裝備的F-16戰鬥機。荷蘭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24架該型戰機。

「懸賞打新」的俄式強硬

什莫季耶夫為何如此懸賞?因為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西方援烏武器從輕武器到大口徑火炮和主戰坦克,再到彈道導彈和戰機,不斷加碼。至今,烏軍已先後得到了「海馬斯」自行火箭炮、「豹」式坦克、天網防空系統等裝備,讓俄軍吃過不少虧。這次美西方提供美製F-16戰機,更讓俄羅斯人憤怒。

F-16研發成功已有50年,有多種改進型。它在量產之初便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學外形、電傳飛行控制系統和大推力發動機,有較好的飛行機動性。作為北約國家主力戰機,它的彈藥、零配件供應豐富,有經驗的退休飛行員也很多。這些都是烏克蘭看重的。

俄烏衝突爆發之初,烏軍就提出希望獲得至少一個中隊的F-16戰機,但遭拒絕。一名美國空軍將領認為,烏空軍主要裝備蘇式戰機,其飛行員很難迅速熟悉美製F-16。向烏方提供蘇式戰機與配件才有助維繫其空軍戰鬥力。

隨著俄烏衝突走向長期化,美西方拒絕提供F-16戰機的立場開始鬆動。去年8月,美國同意丹麥、荷蘭向烏克蘭轉交其空軍裝備的F-16戰機,並要求烏軍飛行員完成駕機培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月訪問丹麥時,坐進F-16駕駛艙,笑得合不攏嘴。

·2023年8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一)在一架丹麥空軍裝備的F-16B戰鬥機座艙里與丹麥首相費爾澤瑞克森(右一)交談。

當年10月,烏軍飛行員抵達美國,接受駕駛F-16戰機的培訓。今年5月30日,美國宣佈首批烏軍學員培訓完成。目前,荷蘭宣佈將向烏方交付24架F-16戰機,到2028年底,烏方還將從丹麥和比利時接收總計49架F-16戰機。瑞典則承諾向烏提供兩架預警機,以配合F-16戰機作戰。

對美西方的步步緊逼,俄羅斯做出了強硬姿態。今年6月12日,由「卡山」號核動力潛艇、「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等艦艇組成的俄海軍艦艇編隊抵達哈瓦那港,對古巴展開6天訪問並舉行聯合演習。兩艘艦艇都可搭載「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打擊距離超過1000公里,引起美國高度緊張,出動兩艘「伯克」級驅逐艦和P-8A反潛巡邏機進行監視。

對美西方的援烏新武器,俄軍採取「懸賞打新」的俄式強硬態度。2022年6月,烏軍得到了美製「海馬斯」自行火箭炮,隨後屢屢對俄軍重要目標造成損失。俄軍懸賞30萬盧布(約合2.5萬元人民幣)擊毀「海馬斯」。這是首款被俄軍「懸賞擊毀」的西方武器。

·2022年6月,烏克蘭軍隊裝備的美製「海馬斯」火箭炮。

美西方宣佈援助烏克蘭坦克後,去年1月,福列斯公司網站上就掛出「懸賞」信息,稱「摧毀或繳獲德製‘豹’式或美製‘艾布拿姆斯’主戰坦克的俄羅斯軍人將獲金錢獎勵,首次擊毀或繳獲上述坦克可獲500萬盧布(約合41萬元人民幣),其餘戰果每個可得50萬盧布(約合4.1萬元人民幣)。」

去年6月20日,俄羅斯國防部稱,一名俄羅斯士兵因擊毀德製「豹」式坦克,獲得了100萬盧布(約合8.2萬元人民幣)的獎勵。這是俄方首次公佈擊毀「豹」式坦克獲獎勵的消息。此前,俄國防部通報稱,當年6月5日,俄軍在南薩克達方向摧毀了8輛「豹」式坦克。但德媒稱俄軍「造假」。

·2023年10月,烏克蘭33機械化旅裝備的德製豹2A4主戰坦克。

今年2月,俄軍稱在阿夫傑耶夫卡方向摧毀一輛烏軍的「艾布拿姆斯」坦克,這是俄方首次擊毀這款美製坦克。今年5月9日的紅場閱兵上,俄軍展出了「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等武器裝備。在俄烏衝突前線,這款導彈與無人機配合對「海馬斯」進行精準獵殺。在莫斯科舉辦的戰利品展中,展出了數十件被俄軍繳獲的美西方武器裝備,包括多款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

有了以上例子,難怪身為福列斯公司總經理的什莫季耶夫在發佈擊落F-16戰機「懸賞令」的同時,也「曬」了一下俄軍「打坦克」的成績:「現在被摧毀的(西方)坦克超過了20輛。」

·2024年5月,俄羅斯在莫斯科展出的美製M1A2坦克殘骸。

從「問題富豪」到「愛國富豪」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至少有80名俄羅斯富豪公開宣佈支持「特別軍事行動」。據俄羅斯《生意人報》今年2月29日報導,在過去的兩年里,俄企業已向誌願者和慈善基金會撥款數十億盧布,以支持俄軍士兵及其家人。俄總統普京在議會講話時說:「前線和戰壕里的英雄知道整個國家都與他們同在。」

暨南大學國際戰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非告訴《環球人物》記者,來自富豪的懸賞反映了一個傾向——過去這些人被稱為「政治白癡」,經常因為在全球各地一擲千金的行為上頭條。如今,他們的形象從唯利是圖的寡頭,逐漸轉變為為國分憂的「愛國富豪」。對他們來說,這既可表明與俄政府共克時艱的態度,也可展現對抗美西方經濟製裁的韌性,改善自己的公眾形象。

什莫季耶夫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他在烏拉爾聯邦區是有名的富豪,也是個「不好惹」的角色。

·福列斯公司創始人什莫季耶夫。

與蘇聯解體後出現的許多寡頭一樣,什莫季耶夫的早年生活不為人知。1998年,他與生意夥伴謝爾蓋·普利納一同創建福列斯公司,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里。該公司主要生產陶瓷支撐劑,這是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時必需的一種特殊材料。在油氣業發達的俄羅斯,這無疑是個利潤豐厚的行業。福列斯公司生產了俄60%的支撐劑,主要客戶為俄大型石油和天然氣企業。

·福列斯公司官網首頁。

什莫季耶夫的長子阿列克謝是個賽車手,並在烏拉爾聯邦區首府葉卡捷琳堡市立法部門工作。另外兩個兒子都在福列斯公司工作。

·身著賽車手製服的阿列克謝,右胸口可見福列斯公司的logo。

在一些人眼裡,什莫季耶夫是慷慨的慈善家,常為學校和醫院捐款。以他名字命名的家庭基金會,常年支持葉卡捷琳堡市藝術展、拳擊賽等社會活動。庫爾干州州政府還曾表彰他對當地經濟、文教事業的貢獻。

但他也有為賺錢不擇手段的一面。比如,2020年,福列斯公司下屬企業被曝常年違法傾倒有毒的工業垃圾,威脅居民健康。這家企業也沒給在有害環境中工作的工人提供有效的保護措施,引起工人抗議。

·2019年,一名在紅場舉牌抗議福列斯公司員工待遇的前員工。

烏拉爾聯邦區政府曾多次就環保和經濟問題調查福列斯公司。去年3月14日,俄內務部反腐敗和經濟安全部門的上百名警員搜查了該公司在葉卡捷琳堡的辦公室。這些警員據稱全部來自莫斯科。這次搜查或許讓什莫季耶夫覺察到了危機。

此前,外界已風傳什莫季耶夫涉嫌將資產違法轉移至西方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高調懸賞擊落F-16戰機,或許是他向俄政府表達忠誠的特殊方式。除了懸賞擊落、擊毀西方先進飛機、坦克,他還宣佈福列斯公司已撥款2.16億盧布(約合1772萬元人民幣)支持俄羅斯軍隊。

F-16沒那麼難打

綽號「戰隼」的F-16,曾參加過第五次中東戰爭、兩次海灣戰爭等實戰。1982年,在著名的貝卡穀地空戰中,以色列空軍駕駛F-15、F-16戰機,在電子戰配合下,僅用6分鐘就摧毀了敘利亞和蘇聯經營10年的19個薩姆防空導彈陣地。

·一架參加北約空軍「老虎會」軍事演習的F-16戰鬥機。該機採取了很有特色的虎紋塗裝。

不過,俄羅斯軍工專家華斯利(化名)接受《環球人物》採訪時說,一種戰機的戰鬥效能不僅取決於其本身的技術性能,更取決於作戰環境、飛行員素質等。實戰中,北約可以通過預警機、無人偵察機向烏方實時分享情報和作戰數據,這可有效提高烏軍的作戰效率。F-16戰機也有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可為烏陸軍提供空中支援。F-16戰機如近期進入烏軍服役,會對戰場形勢造成一定影響。

但是,F-16畢竟是半個世紀前研發的,且西方承諾向烏提供的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的老型號,機齡在40年左右,許多機載設備按今天標準看已落後。華斯利說,以雷達為例,F-16A/B裝備的是脈衝多普勒雷達,而俄軍主力戰機蘇-35裝備了相控陣雷達,後者在搜索距離、多目標處理能力等核心性能上要遠勝前者。這意味著面對俄新型戰機,F-16將處於劣勢。俄軍還裝備了多型先進防空導彈,可從遠距離威脅F-16戰鬥機。

·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F-16戰鬥機的殘骸。該機被伊軍防空導彈擊落。

所以,俄軍想擊落F-16戰鬥機並不存在技術問題。俄烏衝突進行到今天,兩國比拚的是國家動員能力。F-16這樣的單一兵器很難起到徹底改變戰場形勢的作用。

這種情況下,什莫季耶夫這樣的「愛國富豪」的懸賞舉動,更大意義在於宣傳價值,助力實現戰時動員,為俄軍提供安全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