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歐盟出手後,丹麥喊「疼」

來源:觀察者網

在中國宣佈開展反傾銷立案調查後,丹麥農業與食品委員會表示擔憂:如果中國限制歐洲肉類進口,丹麥的豬肉產業將受到重創!

歐洲肉聯廠(資料圖)歐洲肉聯廠(資料圖)

6月17日,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該調查被外媒認為是中國針對歐盟決定向進口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的「反製措施」。

路透社報導稱,由於相關調查可能持續一年多,預計中國不會立刻對歐盟豬肉等產品徵收關稅,但歐盟對華電動車的臨時關稅則將於7月4日生效。

對此,丹麥農業與食品委員會下屬貿易協會Danske Slagterier的主席烏爾瑞克·佈雷霍爾姆敦促各方盡快考慮對就業、食品安全和生產的影響,並於7月4日前找到解決方案。

佈雷霍爾姆表示,丹麥的豬肉產業「將因中國可能對歐洲肉類實施的限制,遭受重大打擊」。他補充說,「作為主要出口行業的代表,我想強調我們支持基於規則和自由的世界貿易」。

據瞭解,西班牙是歐盟對華最大出口國,其次是荷蘭和丹麥。西班牙方面稍早前已就中方立案調查回應稱,正在與歐盟官員合作,試圖避免損害性關稅。

另外,針對歐盟宣佈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一事,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6月12日曾指出,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呼籲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產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