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靴子今日落地,世界拉響警報

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勇 王逸 裴茗】「這是(特朗普)總統開啟第二任期以來迄今對全球影響最大的一天。」英國廣播公司(BBC)這樣形容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說的「解放日」,也就是4月2日。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2日下午4時,特朗普計劃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一場活動中宣佈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1日表示,「對等關稅」將在宣佈後立即生效。法新社稱,直到最後一刻,全世界都在猜測這場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的衝擊的範圍。輿論對白宮考慮的「普遍徵收20%關稅」、「為部分國家量身定製關稅」或者其他方案進行各種分析。美國宣佈「對等關稅」政策前夕,市場緊張不安,各經濟體作出不同應對。歐盟、加拿大等依舊強硬,而英國、越南等在醞釀對美作出讓步的措施,或者是展現願意合作的姿態。美國關稅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自由貿易的衝擊持續引發強烈擔憂。「對於每個人來說,貿易戰很難贏,卻很容易輸。」BBC這樣警告。

白宮內的「激進聲音」與「謹慎聲音」

對美國「對等關稅」究竟會如何實施的討論持續到「最後一刻」。美國《華盛頓郵報》1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披露,特朗普的助手起草了一份提案,要對大部分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約20%的關稅。白宮認為,這樣的普遍關稅與針對汽車、藥品等特定行業的關稅相結合,能為美國政府增加超過6萬億美元的收入。

《華盛頓郵報》說,根據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讚迪分析的最糟糕情況,如果美國在本季度落實徵收20%的普遍關稅,並引起貿易夥伴強烈反擊,美國經濟幾乎會立即陷入超過一年的衰退,失業率將上升至7%以上。據美國《紐約時報》2日報導,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20%的普遍關稅將使美國普通家庭每年額外花費3400至4200美元。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未排除其他選項,包括針對部分國家「量身定製」關稅。

美國「政治新聞網」1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隨著「解放日」的臨近,白宮內部對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愈發不滿,後者頻繁出入橢圓形辦公室,積極向特朗普宣傳自己的關稅策略,並且「給他提糟糕的建議——實施更激進的關稅政策」。據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依舊是支持更有針對性的關稅的「謹慎聲音」,特朗普的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娃蘿則從不羞於表達自己對關稅的喜愛。相比之下,知情人士稱,盧特尼克是「桌上的新聲音,推動著瘋狂的東西」,「我不知道有誰對他不生氣」。

英考慮對美科企「重大讓步」

BBC 2日稱,全世界都在等待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的時候,英國政府內部存在著「合理的」緊張情緒。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表示,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英國首相斯塔默說,將採取「冷靜」而不是「下意識」的反應。

據報導,英國政府一直希望獲得豁免,目前正在與美國談判一項「有限的」貿易協議。英國《衛報》2日獨家披露稱,英國願意降低數字服務稅來安撫美國政府,這意味著斯塔默向美國大型科技企業作出一次「重大讓步」。

法新社說,包括歐盟與加拿大在內的主要經濟體誓言報復。「我們將非常慎重地採取措施,為加拿大而戰。」加總理卡尼1日說。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警告稱,「如有必要,我們有一套強有力的報復計劃……歐盟握有很多籌碼,從貿易到技術,再到我們的市場規模」。據法新社報導,法國政府發言人2日表示,歐盟將在4月底前就美國宣佈的新關稅擬定對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國的「對等關稅」可能會對全球南方國家造成特別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印度、巴西、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非洲國家。《聯合早報》2日稱,越南已採取多項措施以說服美國「網開一面」,包括下調液化天然氣、汽車、部分農產品的關稅,並承諾購買更多美國科技產品。BBC稱,前段時間,越南企業和美國企業簽署了價值超過40億美元的協議,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等領域。分析人士認為,「越南正在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可能表明在貿易問題上不合作的舉動」。據彭博社報導,越南副總理胡迪科亞本週末將到紐約出席一場商務會議。知情人士透露,越南航空公司的高管將與波音公司及一些美國銀行人員見面。

印度輿論也高度關注美國「對等關稅」行動。印度《金融快報》2日稱,專家警告,美國徵收的「對等關稅」可能將導致印度出口損失六七十億美元。印美官員正在就一項雙邊貿易協議進行談判。消息人士稱,印度將降低電動汽車關稅。

美智庫推演全球貿易戰

《日經亞洲評論》1日說,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一項估算,美國徵收「對等關稅」,加上「汽車稅」和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0%關稅,將拖累2027年全球GDP下降0.6%,其中,美國遭受的打擊最大,2027年GDP將下降2.7%。 

對於美國的關稅行動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國際媒體不斷髮出警告。與此同時,也有相對積極的聲音。據美國《紐約時報》1日報導,最近,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舉行了一場模擬全球貿易戰的推演,來自美國及其他國家/地區的20多名貿易專家分組代表不同經濟體,模擬在特朗普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實施關稅的情況下,各方如何談判與應對。在推演過程中,局勢一度陷入緊張,國際政治、經濟等形勢充滿「紅色警戒」。不過在迫於達成協議的壓力下,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多方最終作出讓步,推演下的局勢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