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芳華越劇院七月為首屆「中華文化節」呈獻最美越劇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邀得福建芳華越劇院七月來港,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獻演三場尹派越劇。越劇界一代宗師尹桂芳第五代嫡傳弟子王君安將分別聯同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花獎)得主鄭全和李敏獻演「最美越劇」《柳永》和經典劇目《玉蜻蜓》,而藝團數代弟子亦雲集香江,為戲迷帶來多齣經典折子戲選段,一展尹派樸實儒雅、氣韻傳神的小生流派風格,為尹韻流芳。節目由康文署與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合辦,並為第十二屆中國戲曲節的亮點節目之一。
 
越劇,又名紹興戲,以浙江嵊縣地方方言和民間音樂為起源。越劇以板腔體及不同唱腔流派為主要特徵,其表演形式接近歌舞劇。經過近百年的錘鍊,越劇吸收了紹劇、京劇、崑曲和話劇的優點,使其在表演藝術上有更豐富的發展。

首場的《柳永》是已故著名劇作家王仁杰為王君安度身訂做的摘梅之作,故事以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六首詞作貫連,全劇洋溢文藝氣色,被譽為「最美越劇」。王君安突破一貫謙謙君子形象,細緻演繹柳永的年少輕狂和懷才不遇,末段更以老生應工。鄭全則飾演柳永的紅顏知己蟲娘,與柳永繾綣一生。
 
第二場乃尹桂芳為王君安打造的經典劇目《玉蜻蜓》,由王君安一人分飾申貴升及其子,細膩詮釋作為人夫及人子時人物成熟度上的差別;飾演申貴升情人的李敏則突顯角色從少女到母親的轉變。此劇更為申貴升兒子又名徐元宰一角特別設計了「滔滔東海萬丈深」的唱腔,而「勸三母」唱段則為全劇高潮,戲迷萬勿錯過。
 
最後一場《尹韻入香江—芳華經典折子戲專場》帶來多齣鮮有在香港上演的尹派越劇經典,當中王君安和李敏壓軸演出《盤妻索妻.荷亭》更令人萬分期待,院團數代弟子將聚首一堂傾力獻演,展現芳華傳承精神。
 
三場演出的詳情如下:
 
《柳永》
—————————————————
日期及時間:七月十二日(星期五)晚上七時三十分
主演:王君安、鄭全、陳翠紅、鄒美英、毛曉格、沈敏、邢麗華
故事簡介:柳永自科舉落第便留戀煙花柳巷,一封家書將其喚醒,並決意趕往京城赴考。然而皇帝認為其才情只配作坊間詞,未予官職。在江南歌姬的引薦下,柳永總算覓得一職,卻因不諳官場之道,再次失敗,至暮年方及第為官。
 
《玉蜻蜓》
—————————————————
日期及時間:七月十三日(星期六)晚上七時三十分
主演:王君安、李敏、陳翠紅、吳敏飛、邢麗華、沈敏
故事簡介:姑蘇望族申貴升與妻不睦。一日,貴升於法華庵與王志貞相遇,互生愛慕。後志貞懷有貴升骨肉,臨盆前貴升病重不起,臨終前以家傳玉蜻蜓授予志貞。志貞忍痛棄子,被徐侍郎夫人楊氏拾得,取名元宰。多年後幾經周折,母子重聚。
 
《尹韻入香江—芳華經典折子戲專場》
—————————————————
日期及時間:七月十四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
 
折子戲《何文秀.桑園訪妻》
主演:裘潔、欒曉劼、邢碧爾、毛曉格、汪思穎
故事簡介:明嘉靖年間,何文秀與妻被惡霸張堂陷害而失散。三年後,何文秀官為巡按,微服察訪得悉其妻下落。
 
折子戲《山河戀.送信》
主演:趙燁、湯婉瑩
故事簡介:曹國女子綿姜被徐僖公所擄,納為皇后。宮女戴贏透過婢女季娣的幫助,懇托禁軍百戶長鍾兕及申息兩人解救綿姜。
 
折子戲《信陵君.關山寒月》
主演:邢麗華、祝洪波
故事簡介:秦王圍困邯鄲,信陵君圖救趙,門客侯贏指欲破秦兵必先取得虎符,奪取兵權,信陵君遂懇求如姬盜取虎符。
 
折子戲《盤妻索妻.洞房》
主演:汪思穎、張倩倩
故事簡介: 洞房夜,梁玉書對謝雲霞呵護備至,謝雖為所動,卻因家仇而不得不拒之千里。
 
折子戲《淒涼遼宮月.一彎冷月》
主演:陳翠紅、常靚、唐麗雲
故事簡介:遼道宗皇后蕭觀音向樂工學彈一曲《離亂苦》,以抒發君王應體恤民情之意,不料道宗中疑蕭后與樂工私通,鑄成冤獄。
 
折子戲《沙漠王子.算命》
主演:毛樂霄、趙陽
故事簡介:羅蘭王子復國後因思念伊麗公主,喬裝算命先生抱古琴四處尋訪。有天伊麗聞得琴音,遂召羅蘭進帳中並認出王子,二人團圓。
 
折子戲《紅樓夢.讀西廂》
主演:裘潔、俞艾麗
故事簡介:寶玉和黛玉共讀《西廂記》後,寶玉借書中話,表達了對黛玉的愛慕之情,黛玉示意接受,二人終於不用再埋藏彼此的情感。
 
折子戲《赤桑鎮.包公賠情》
主演:沈敏、方曉瑩、劉秋春、邢雨菁
故事簡介:包拯鍘死其侄包勉後,嫂娘吳妙貞責怪其不念叔侄情面。包拯曉以大義,最終得到吳氏原諒。
 
折子戲《何文秀.算命》
主演:毛曉格、吳冰瑤、張海燕、趙思
故事簡介:何文秀官至巡按,到海寧微服私訪,因張堂未除,遂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喬裝成算命先生替妻子寫狀詞。
 
折子戲《盤妻索妻.荷亭》
主演:王君安、李敏
故事簡介:婚後,謝雲霞對梁玉書異常冷淡,梁百思不得其解。中秋夜,梁婉言「盤妻」,謝被其真情所動,但其父母被殺害之痛又難以釋懷,最終隱忍回房。
 
福建芳華越劇院由越劇藝術一代宗師尹桂芳於一九四六年上海創立,及後遷往福建。歷年院團人材輩出,當中李敏、王君安、陳麗宇和鄭全均為梅花獎得主。院團曾赴新西蘭、南非、匈牙利、印尼等地演出,廣受好評。

三場演出均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舉行,唱詞和唸白均設中文及英文字幕。票價分200元、300元、400元及500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電話購票可致電3166 1288。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致電2268 7325,或瀏覽www.ccf.gov.hk/tc/programme/fujian-fanghua-yue-opera-troupe/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國民身分認同,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中華文化節」網站www.ccf.gov.hk
 
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柳永》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玉蜻蜓》劇照。
《盤妻索妻.洞房》劇照。
《盤妻索妻.洞房》劇照。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