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六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嚴剛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該網絡)致力與將創意視為可持續發展戰略因素的城市合作,使創意和文化產業成為地區發展戰略的核心。該網絡分為七個領域,包括手工藝術與民間藝術、設計、電影、美食、文學、媒體藝術及音樂。截至去年十月,共有350個城市加入該網絡。有意見認為,香港加入該網絡有助促進香港文創產業的發展及有關企業和從業者與國際同業之間的交流,以及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有否積極考慮令香港加入該網絡;如否,原因為何;如有,(i)有關工作的具體詳情及進展為何、(ii)當局有否考慮透過哪個領域展現香港的創意特色,以及(iii)除了第(ii)項所述的領域,當局有否考慮還會提升哪個領域至國際水平,以致力把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答覆:

主席:

根據我們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網絡」)於二○○四年創立,旨在促進全球城市間合作,以文化和創意為載體,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網絡」涵蓋設計、文學、音樂、手工藝與民間藝術、電影、媒體藝術、美食七大創意領域。「網絡」成員城市通過開展相關領域創意活動,推動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發展。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一直積極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文創產業)的發展,當中包括持續大力促進香港與內地及海外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我們撥款並透過內地及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支持香港藝團和藝術家走出香港進行展演和合作,包括內地、東南亞及歐洲等。我們亦支持多個持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香港優秀藝術項目進行文化交流,多個獲資助項目在內地、澳門、北美洲及中東歐地區已順利舉行,宣揚中華文化。

文體旅局積極構建不同平台和品牌項目,例如今年將首次舉辦香港演藝博覽,以及以主辦城市身分統籌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為香港以至內地藝團開拓更龐大的市場,積極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作用,使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樞紐。西九文化區作為特區政府最重要的文化基建之一,亦一直積極與各地文化機構合作,推動文明交流和互鑑。

文體旅局轄下的文創產業發展處(文創處)一直透過「創意智優計劃」及「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由業界倡議和舉辦有利香港創意產業發展的計劃和活動,資助業界到世界各地舉辦展覽和進行交流活動,包括時裝周、電影節、文化博覽會等。文創處亦與業界攜手加強與各地同業合作,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創意之都的地位。例如,「設計營商周」夥拍海外國家/城市,推動設計的合作和交流。現時已成為亞洲區規模最大的設計盛事,而在全球的同類活動中,也在最具規模之列;「時尚高峰(香港)」已成為「可持續時尚」為焦點的時裝設計盛事,其國際高峰會、設計展覽和時裝表演等成功號召來自世界各地的時裝界翹楚、相關行業領袖和決策者等在香港聚首,互相交流在可持續時尚的最新動向、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及機遇等方面的意見和心得;「電影發展基金」資助不同的電影界盛事和活動,在海外不同地方(例如柏林、康城、威尼斯、烏甸尼等)舉辦影展活動,亦資助將在東京、多倫多等地舉辦影展活動,進一步推動香港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亦一直致力促進香港文化藝術發展以及與內地和海外的文化交流互動。康文署舉辦各種類別的文化活動,包括不同主題的藝術節(例如中華文化節、香港流行文化節和「亞藝無疆」藝術節)、展覽、電影放映、本地與訪港藝術家和藝團的演出,以及富中國傳統特色的節慶活動(例如元宵綵燈會和中秋綵燈會)。這些活動呈現不同風格,促進東西文化的交流。已分階段開放的東九文化中心更將發展為藝術科技的重鎮和搖籃,提供培育和展示藝術科技與創意的嶄新平台。

此外,香港有「美食天堂」的美譽,不單有多個米芝蓮星級食府,更有多種地道美食。我們一直透過不同策略宣傳香港中西匯聚的多元飲食文化,運用香港作為「美食之都」的優勢,提升香港在國際上的曝光,吸引旅客親臨香港,開展品味之旅。香港旅遊發展局與內地和海外知名媒體合作,製作以香港美食為主題的節目,加深旅客對香港美食的印象和興趣;邀請全球各地的媒體、KOL以至名廚,親臨香港嚐盡美食,將香港獨有的美食滋味宣傳全球;以及舉辦及支持美食盛事,包括年度盛事「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剛剛舉行的Vinexpo Asia 2024,以及連續第二年成功爭取「亞洲50最佳酒吧」頒獎典禮在港舉辦等。

文體旅局會繼續善用香港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文化背景,進一步深化和拓展與其他地方建立的廣泛文創網絡,持續支持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