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題:加強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的服務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哲玄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答覆︰

問題:

政府於二○一九年在葵青區設立全港首個地區康健中心(下稱「康健中心」),並其後在全港各區設立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下稱「康健站」),該等設施已服務市民近五年。然而,有市民反映,除健康推廣課程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外,他們並不了解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提供的其他服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適時檢討康健中心於基層醫療服務中的角色和作用,例如藥物管理、疫苗接種及復康治療,以及其與社區內各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協作等服務的成效;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有否貫徹康健中心作為公立醫院出院病人在社區康復的個案經理和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及

(三)有否計劃透過康健中心有效連結社區內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及市民,為市民增設多元化的醫療服務;如有,新增服務項目的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感謝林哲玄議員的提問。雖然首間地區康健中心(康健中心)在二○一九年九月在葵青區設立,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自二○二○年開始,維持接近三年時間,葵青康健中心其實在這段時間積極參與抗擊疫情,康健中心的發展在這期間受很大的影響。

不過隨着疫情好轉,政府已經於二○二二年十二月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重點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項正正是以地區康健中心的模式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地區為本、家庭為中心的社區基層醫療健康系統。

政府已經成功在二○二二年年底於全港各區設立康健中心和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康健站),達到康健中心或康健站「18區全覆蓋」的階段性目標。我們正繼續推展在全港各區設立康健中心的計劃,包括正籌備在二○二五年內將中西區、油尖旺、東區三間地區康健站升級為康健中心,屆時全港十八區中超過一半,即十區,會由康健中心為巿民服務。每間康健中心也會設立數個附屬中心/服務點,以增加接觸市民的機會。

康健中心主要提供包括健康推廣、健康風險評估、疾病篩查、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等服務。隨着疫後復常,我們於二○二三年十一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向市民提供針對性的資助,讓他們以共付模式在私營醫療服務界別接受篩查以及管理慢性疾病。在計劃推出以後,參加人數截至今年六月已達45 000人,其中接近四成完成篩查人士新診斷為高血壓、血糖偏高(註)或糖尿病。此計劃亦與地區家庭醫生建立網絡,支援市民長期跟進。

康健中心協助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這個角色在「慢病共治計劃」推出後進一步強化。我們留意到計劃推出後康健中心會員人數有非常明顯的提升,每年新增會員人數由二○一九/二○年度的只有約2 900人,上升大約36倍至二○二三/二四年度的約106 400人,至今康健中心會員人數已達263 400人。由二○一九年九月首間康健中心啓用,截至二○二四年三月底,已服務累計1 550 000人次,詳細數字載列於附件。政府已經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有關康健中心的監察和評估研究,報告顯示康健中心的會員對中心服務感滿意,亦認為有助提升其健康意識。凡此種種,反映康健中心已逐漸在社區建立初具規模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網絡,過程中有賴各位關注基層醫療服務的議員、醫療專業人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作為地區基層醫療健康資源樞紐,康健中心會擔當統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及個案經理的角色。就此,康健中心會加強三方面的服務。

首先是建立跨專業的服務提供者網絡。康健中心會與更多醫療專業合作,為市民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服務。舉例而言,第一,康健中心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今年六月中啓動了社區藥房計劃,令市民可以選擇在社區接受藥物諮詢服務和藥物重配服務。第二,精神健康方面,三個康健中心會在今年內推出先導計劃,與社區機構合作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盡早跟進和轉介高風險的個案。第三,中醫方面,康健中心會繼續與中醫師建立服務網絡,以共付模式提供個人化的中醫服務。第四,社區復康方面,康健中心與醫院管理局各聯網已訂立轉介機制,康健中心會為經轉介患有中風、髖骨骨折或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者提供復康及跟進服務。截至今年三月三十一日,社區復康計劃累計服務人次約34 000。康健中心亦繼續積極推廣流感疫苗接種,在二○二三/二四年度,康健中心共安排了超過210場疫苗接種活動。除此之外,策略採購統籌處也將會向私營醫療機構購買護士和專職醫療服務支援康健中心,在不同服務範疇發揮地區基層醫療樞紐的功能。

另一方面,加強社區聯繫亦是地區康健中心的重點。各區康健中心已經與接近1 000個地區組織建立恆常的合作,政府亦於今年四月舉行簡介會,向約200位區議員介紹基層醫療服務,並與地區服務夥伴和組織包括關愛隊(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共同推廣基層醫療。此外,康健中心已開展與過渡性房屋營運機構合作,今年將到訪35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為居民提供健康風險評估和健康教育等活動。

第三是關於推動以人為本預防疾病的理念。康健中心提供全人的基層醫療服務,照顧市民一生不同階段的健康需要,按着《香港基層醫療健康人生計劃參考概覽》,因應每位市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提供全面的疾病預防指導及健康建議。康健中心將進一步加強服務的深度和闊度。針對一般成年男士比較不主動參加預防性基層醫療服務的現象,就如「慢病共治計劃」,康健中心會積極與不同業界合作,主動接觸更多男士,從而推動相關服務。我們亦將逐步把衞生署轄下的婦女健康中心和長者健康中心等基層醫療服務整合至康健中心。

我們會持續檢視和回應社區的需要,加強康健中心的服務,完善社區醫療健康系統。

多謝主席。

註:血糖偏高至糖化血紅素6.0至6.4%或空腹血糖6.1至6.9 mmol/L水平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