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九題:推動數碼遊牧
以下是今日(十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吳傑莊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數碼遊牧的生活方式(即一邊旅居一邊遙距網上工作)近年日益普及。有研究預計,全球數碼牧民在二○三五年會增加至10億人口。有意見認為,聘用數碼牧民可以減低僱主的成本開支,有利企業營運,而數碼牧民在旅居地區生活,也有利當地經濟增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會否或有否估算及評估,推行數碼遊牧政策吸引人才來港工作及居住,可以為香港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二)鑑於有意見指出,數碼遊牧可以將人才庫擴大至全世界,而據悉目前全球已有約6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數碼牧民簽證(例如泰國今年推出數碼遊牧簽證,每次可以逗留180日,有效期五年,而日本今年推出的數碼遊牧簽證則可以攜眷同行),政府會否參考相關做法,向海外及內地人才發出數碼牧民簽證,甚至推出優惠政策(包括臨時居民簽證、住宿資助、家庭友善措施及稅務優惠等),以吸引特定類型的數碼牧民(例如與Web 3.0、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相關人才),從而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如會,計劃詳情和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政府長遠會否考慮推出「電子公民計劃」,為外地人士提供數字公民身份,以招徠更多海外人才和企業落戶香港?
答覆:
主席:
經徵詢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包括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及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我代表政府當局回覆如下:
「數碼遊牧」本質上跟旅客相近,可旅居於某區,但同時可以遙距方式從事旅居地以外的工作。「數碼遊牧」在旅居地生活一段時間後,會返回原居地或遷往其他地方居住。
就香港而言,政府自二○二二年底起推行一系列優化人才入境措施,吸引全球不同背景及專業的人才落戶香港發展,以紓緩香港在疫情後出現的人力短缺情況,填補本地職位空缺,豐富本地人才庫,推動經濟發展。由於我們的人才政策以紓緩人力短缺為目標,政府希望人才來港後以香港為家,注入發展動力,為香港發展作出貢獻。「數碼遊牧」流動性高,如果旅居於香港,雖然在生活各方面均會消費,但與一般旅客無異,與政府的招攬人才政策並不契合。政府並無計劃在人才入境制度下推出「數碼遊牧」簽證安排。
現時只有少數地區推行「數碼遊牧」簽證安排,相關經濟活動的統計數據有限,政府無法估計若香港採取類似做法可帶來多少經濟效益。至於「電子公民計劃」則允許自由工作者獲得簽發地公民的部分權利或便利,或在簽發地旅居、工作。這類安排牽涉稅務、公民權利及義務等複雜事宜,現時只在少數地區推行。政府難以評估這類計劃的效益,現時也無意推行。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