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淩沛學院士談口服透明質酸:功效價值被證實,科普與市場不能脫節

轉自:中國網財經

“玻尿酸不是用來塗抹或注射在臉上的?怎麼又可以吃了?”社會上類似的質疑聲,在2021年國家衛健委正式批準透明質酸鈉(即透明質酸,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後,就時常被大眾提起。

事實上,“玻尿酸”這個名字翻譯得並不準確。玻尿酸學名為透明質酸,最早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提取,並命名為“hyaluronic acid”。據說,由於台灣的翻譯不小心把uronic acid(醛糖酸)誤看成了uric acid(尿酸),所以hyaluronic acid就被錯誤的翻譯成了“玻尿酸”。而後它的名字在美容行業流行起來。近年來,隨著“顏值經濟”興起,大眾對玻尿酸在醫美、化妝品的應用認識根深蒂固,這也導致口服透明質酸在大眾認知上有所偏差。

早在2008年,透明質酸在我國便已獲批“新資源食品”,不過使用範圍局限於保健食品原料。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深入推進,國民對健康營養的需求逐漸多元化,2021年,國家衛健委準許透明質酸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這也讓透明質酸市場迎來新“風口”。Innova數據庫顯示,2022年全球共誕生了785個含透明質酸的新食品。

圖:含有透明質酸的食品與飲品圖:含有透明質酸的食品與飲品

功效價值已被論證,口服透明質酸的價值有據可依

透明質酸新食品火熱面世,但消費者質疑其是否能被吸收、是否是“智商稅”的聲音仍然存在。對此,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教授淩沛學認為,大眾應該理性看待,解決疑問要從科學依據入手。

早在2003年,淩沛學就帶領團隊開展了大量的口服透明質酸研究。淩沛學表示:“二十多年來,我們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第一,口服透明質酸小分子可以直接吸收,降解快。第二,大分子吸收慢,但是效率高,降解慢。第三,中分子的透明質酸功效最好,吸收分佈效果也最好。”

關於如何區分透明質酸分子大小,淩沛學介紹道:“我認為100萬道爾頓以上的可以算大分子,25萬或10萬道爾頓都可以算小分子。介於大分子和小分子之間的就是算中分子。”

圖: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淩沛學圖: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淩沛學

目前,淩沛學的團隊研究已經證明,口服透明質酸在體內組織可以實現跨膜吸收,這意味著,透明質酸分子可以進入細胞內,對細胞器有保護作用,可以延緩細胞衰老。“山東大學藥學院和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做的結論一樣,主要是這幾個問題:第一個層次,是胃腸道能不能吸收;第二個層次,進入血液以後,能不能合成和分佈;第三個層次,到了組織之後能不能進入細胞內。這些問題已經有定論。”

2023年,江南大學陳衛院士團隊撰寫的論文《透明質酸的吸收、代謝、功能及其與微生物聯用的治療前景》在《Carbohydrate Polymers》(《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上發佈,其中也解釋了口服透明質酸在人體中的吸收過程。

事實上,口服透明質酸在人體內產生的功效影響,也在科學研究中被證實。

2021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部麻省總醫院黏膜免疫及生物學研究中心、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同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研究期刊《GutMicrobes》的一項研究成果證實,口服透明質酸對改善腸道炎症、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生長、調節腸道屏障功能有重要作用。

“長期口服透明質酸,形成一定濃度後,就像在腸胃貼了一張保護膜,能夠減少甚至阻隔辛辣刺激食物對胃粘膜的傷害。”淩沛學對口服透明質酸解釋道,透明質酸被人體吸收以後再合成,會定點分佈到眼睛、皮膚、關節等部位。比如,中老年人普遍會出現關節疼痛、難以彎曲的情況,這在很多情況下是由於關節滑膜液流失造成,而透明質酸正是其主要成分。此前,通過注射透明質酸進行補充是解決此問題的方式之一,而現在口服透明質酸或將改善這一局面。日本醫學基礎健康營養研究所也認為,口服透明質酸成分能夠緩解關節疼痛。

淩沛學表示:“其實國內外各項研究都在表明口服透明質酸實實在在對人體有功效價值,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拋開劑量去談效果,口服透明質酸也是一樣,在美國透明質酸就被作為膳食補充劑長期食用,這需要一定週期性的攝入,也需要消費者更理性的認知。”

此前,山東大學藥學院開展的一項實驗所發表的《口服透明質酸對皮膚水分的改善作用及體內抗氧化作用研究》顯示,“52名受試者連續服用45天透明質酸鈉(透明質酸的鈉鹽形式)120毫克/天,對皮膚水分有明顯改善作用,實驗結果僅供參考,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圖:出自《新食品原料透明質酸鈉健康益處、法規現況及應用2022科學報告》圖:出自《新食品原料透明質酸鈉健康益處、法規現況及應用2022科學報告》

強化消費者科學認知,口服透明質酸市場大有可為

顯然,新食品原料的獲批,大眾認知沒跟上市場消費,造成了消費者對口服透明質酸的誤解,口服透明質酸的科學推廣,對於口服透明質酸市場的開拓意義重大。

此前,有媒體提問透明質酸食品價格:添加透明質酸,價格翻倍。

對此,淩沛學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飛機的價值總不能用鋼鐵的價格來做衡量,口服透明質酸絕不只是增加了原料這麼簡單,其背後蘊含的基礎研究、產品研發、生產工藝等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因此不能以絕對的原料價格討論最終商品價值。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張立實則認為,透明質酸獲準運用於普通食品的政策落地時間較短,針對大眾群體的科普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針對提升大眾對透明質酸認知、規範透明質酸產業發展等問題,不久前在中國(濟南)透明質酸產業大會上,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國生化製藥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倡議發起“6.3透明質酸健康日”。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杜荷表示,之所以發起這個活動,就是要讓公眾參與到透明質酸的科普工作中來,破解消費者的疑惑,“應該讓透明質酸走出實驗室和研究機構,把作用和功效傳遞給廣大消費者,讓大家對透明質酸有更科學和清晰的認識。”

除了消費端的認知普及,相關行業標準也亟待建立。對此,杜荷表示“標準的製定是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也一直在探索中。標準的製定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還需要我們做大量的調研和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

淩沛學強調,“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也不要一味相信商家的營銷噱頭、盲目迷信服用劑量越大越好,既然國家有指定標準,那麼按照國家標準服用即可。”2021年國家衛健委在批準公告中明確給出了口服透明質酸劑量指導:推薦用量≤200mg/日。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深入實施,我國醫療建設不斷完善,同時對健康膳食的科普推廣也在逐步加強,這也讓廣大民眾對健康膳食的重視日漸提升。透明質酸入“食”兩年,儘管科普教育還在路上,但相信在科技與監管的雙重加持下,大眾對口服透明質酸的科學認知會逐漸完善,隨著行業內科學研究與應用不斷深入,口服透明質酸市場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