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 投資巨人查理·芒格去世 享年99歲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沒能等到慶祝自己的元旦百歲壽辰,這位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老得力助手、長期商業夥伴11月28日去世,享年99歲。

投資集團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28日宣佈,公司副主席芒格的家人通知公司,芒格當天早上在加州一家醫院“平靜地去世”。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投資者之一,芒格幫助將伯克希爾變成享譽全球的投資巨頭。93歲的巴菲特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如果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伯克希爾·哈撒韋不可能建立現在的地位。”

芒格結過兩次婚,兩任妻子碰巧同名,都叫南希。2010年相伴54年的妻子過世後,芒格將大筆股份分給了六個孩子和兩個繼子,他名下的個人財富剩下約26億美元。巴菲特則擁有1196億美元。

查理·芒格。資料圖查理·芒格。資料圖

最佳拍檔

“我是沃倫。他是查理。我們一起工作。我們真的別無選擇,因為他能聽到,我也能看見。”

每年,數萬名股東都如朝聖般聚集到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度股東大會,聽取巴菲特和芒格這對兒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二人組“布道”。

伯克希爾的投資表現一貫優於市場,在以無杠杆和迄今為止無醜聞的方式運營的幾十年里,市值神話般增長了上萬倍。巴菲特成為美國最受尊敬和知名度最高的商界領袖之一,而芒格則有意避開閃光燈,以低調為樂。

芒格比巴菲特大6歲,兩人都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兩家相距六個街區,芒格還曾在巴菲特爺爺開的高檔雜貨店裡打工,不過那時候兩人卻不曾相識。

直到1959年,父親去世,35歲的律師芒格從南加州回故鄉奔喪期間,與巴菲特在晚宴中偶遇,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儘管兩人相距1500多英里,卻通過頻繁的電話和冗長的信件保持著密切聯繫。

巴菲特當時在奧馬哈經營一家投資合夥企業,他做出的每個重大決定都會打電話向芒格諮詢。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兩人分享投資理念,偶爾收購同一公司,建立了非正式的合作夥伴關係。直到後來創建了伯克希爾·哈撒韋控股公司的現有架構,芒格離開律所,於1978年開始擔任伯克希爾公司副主席。

幫助巴菲特選擇投資項目,並迅速指出那些潛在的錯誤並不總是愉快的,巴菲特曾稱他的商業夥伴和投資顧問是可惡的說“不”大師,但他也很清楚這樣的夥伴珍貴之處。

“查理比任何人都能更快更準確地分析和評估任何交易,”巴菲特說,“他能在60秒內看到問題所在,他是一個完美的合作夥伴。”

巴菲特最初深受他的老師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價值投資鼻祖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影響,總是傾向於購買那些以低於其賬麵價值的折扣價出售的公司股票,然後等待市場價格改善時再出售。而正是芒格幫助他超越了這種早期的價值投資策略,推動他購買了一些偉大的企業。

喜詩(See’s)糖果公司是這一投資理念最早的試金石。當1972年以2500萬美元收購See’s的機會降臨時,起初巴菲特無法接受溢價高達公司賬麵價值三倍,但芒格幫他認識到這家公司業務的穩健性和競爭優勢。而一旦享受到收購一家經營良好公司的樂趣,對這種樂趣的追求就再也無法停止。

他倆齊心協力抓住了許多其他人錯過的機會,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和整個八十年代迅速收購,公司聲譽日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伯克希爾·哈撒韋已成為美國淨資產最高的公司,贏得了大批追隨者。

巴菲特從不諱言芒格對他的投資哲學產生了深刻影響。2015年,巴菲特在伯克希爾的第50封年度信中這樣寫道:“芒格給我的藍圖很簡單:忘記你所知道的以優惠價格購買平庸的企業;而要以公平的價格購買優質企業。”

伯克希爾投資當初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也是芒格所薦。

守時書癡

1980年,芒格在白內障手術併發症後失去左眼,但這既沒影響他推進事業,也沒影響他繼續癡迷讀書。

他的女兒艾米麗說:“如果你玩猜謎遊戲,謎面是‘查理·芒格的雙手’,多數人給出的第一個謎底都是‘書籍’。無論他在什麼地方,他的雙手總是捧著一本打開的書,要麼是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傳記,或者最新的遺傳學著作。”

孩子們取笑芒格就像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芒格倒是很享受這綽號。“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一個都沒有。”他說自己尤其是個傳記愛好者,希望和那些有傑出思想的已逝偉人成為朋友。“要是能夠和亞當·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經濟學肯定可以學得更好。”

芒格的讀書習慣得益於雙親從小鼓勵,就連每年聖誕節,父母給每個孩子送的禮物也是幾本書。那些書通常在當天晚上就被小芒格狼吞虎嚥地看完。

上世紀四十年代,芒格曾在密歇根大學學習數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學業,他在陸軍航空兵服役期間又被送去學習氣象學,最終1948年在哈佛大學獲得法律學位。

他能夠幫助巴菲特使伯克希爾取得成功,跟博覽群書,採用從心理學、物理和數學等學科借來的各種不同模型評估潛在投資不無關係。

在對衝基金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李錄看來,芒格的頭腦是原創性的,從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束縛,也沒有任何教條。“他有兒童一樣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的科學家所具備的研究素質和科學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幾乎對所有的問題都感興趣。任何一個問題在他看來都可以使用正確的方法通過自學完全掌握,並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這點上他和富蘭克林非常相似,類似於一位18、19世紀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李錄在《窮查理寶典》的中文版序里這樣寫道。

芒格的天生精力充沛和嚴格守時也給李錄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他說,從1996年認識72歲的芒格,他永遠那麼精力旺盛,記憶力驚人。

芒格喜歡安排早餐會談事情,時間通常在七點半。李錄回憶他第一次受邀與芒格吃早餐時,提前幾分鍾趕到,發現芒格已坐在那裡把當天報紙都看完了。第二次約會,他提前一刻鍾到達,芒格也已經坐在那裡看報紙了。到第三次約會,他提前半小時到達,結果芒格仍先到一步。第四次李錄狠狠心提前一個鍾頭到,六點半就坐那裡等候,到六點四十五分,芒格悠悠走進來,手裡拿著一摞報紙,頭也不抬坐下,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另一次,李錄在機場碰到因為安檢意外而誤機的芒格。他不解地問芒格:你有自己的私人飛機,伯克希爾也有專機,為什麼要到商用客機機場去經受這麼多麻煩呢?芒格的回答是,第一,一個人坐專機太浪費油;第二,坐商用飛機更安全;第三,我一輩子想要的就是融入生活,不希望自己被孤立。

“我手裡只要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芒格任何時候都隨身攜帶一本書,只要拿著書,就安之若素。

芒格的堅持與毅力也遠超常人。

“查理一旦確定了做一件事情,他可以去做一輩子。比如說他在哈佛高中及洛杉磯一間慈善醫院的董事會任職長達40年之久。對於他所參與的慈善機構,查理不單是非常慷慨的讚助人,他還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確保這些機構成功運行。”

芒格有很多金句。當有人問他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優秀的伴侶,芒格的回答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她/他。“如果你想獲得你要的東西,那就讓自己配得上它。”

芒格晚年時常引用出自《天路曆程》中真理劍客的話來結束他的演講:“我的劍留給能夠揮舞它的人。”在李錄看來,芒格早已超越成功商人,他的靈魂本質是一個道德哲學家。

低調“毒舌”

巴菲特從未打算退休,老友芒格當然也一樣。

芒格最喜歡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成名前,在費城從事印刷業餬口期間出過一本書——翻譯自拉丁語的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所著《論老年》。芒格顯然很喜歡這本書,在他自己的書里多次引用其觀點。

“在西塞羅看來,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是正確的,那麼你到了晚年只會比年輕時更加幸福。”

西塞羅還批評了提前退休的做法,讚同畢達哥拉斯的道德觀:“如果沒有得到他的將軍——也就是上帝——的命令,沒有人應該放棄自己的崗位。”

芒格和他的搭檔巴菲特顯然都是上述觀點的堅定支持者。今年5月,芒格還如常與巴菲特一起出席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度股東大會,警告說,投資的黃金時代已結束,投資者需要應對較低的回報期。本月早些時候當他接受媒體採訪時,看起來精神也不錯。

在伯克希爾年會上,巴菲特通常率先回答提問,但往往會轉過身問:“查理,你怎麼看?”查理的典型反應是面無表情地回答:“我沒什麼要補充的。”

這個經年不衰的梗在1998年一次特別股東大會上被巴菲特狠狠玩了一把。他用一個硬紙板芒格人像和一段芒格錄音代替芒格本人出現在主席台上,巴菲特問了紙板芒格六次這個問題,每當錄音響起,巴菲特都會露出頑皮的神情。明年的年會上,該有多少人會懷念那單調卻趣味十足的聲音。

而活著的芒格一旦有話要說,一定是直刺要害,決不拐彎抹角。談及伯克希爾·哈撒韋輝煌的成功,他說,這不是輝煌,這隻是避免愚蠢,是“通過努力堅持不犯傻”。

他將加密貨幣投資斥為“絕對瘋狂、愚蠢的賭博”,還冷對今年圍繞人工智能的火熱炒作,他說:“我認為老式智能效果很好。”

投資者對伯克希爾長期以來的一個最主要擔心是,當年長的管理者最終不得不離開時,公司將去向何方?

實際上,基於該公司財務業績過去十年表現平庸,董事會14名成員中5人超過90歲,從未撰寫或披露其關於氣候風險和多樣性等政策,甚至沒有一個正常運作的投資者關係部門,一些媒體已發出質疑。

芒格之前說漏嘴,才讓外界知道巴菲特確實指定了接班人,一旦他不再負責,副主席阿貝爾(Greg Abel)將成為新的首席執行官。

在芒格寫的《窮查理寶典》中,對於股東詢問“沃倫走後會怎樣”的問題,他是這樣耐心回答的:

關鍵是擁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優秀的企業能給伯克希爾的發展帶來很多動力。但我認為我們的繼任者在資本配置方面將不會像沃倫這麼出色。

伯克希爾錢多成災——我們擁有許多不斷產生現金的偉大企業。如果股價下跌,伯克希爾可以把它買回來。沒有理由認為它會很快完蛋,而且我覺得有理由認為它將會繼續運轉良好。如果伯克希爾沒有隨著時間流逝——就算是在沃倫去世之後——而變得更大、更強,我會感到非常吃驚。

等到沃倫離開的時候,伯克希爾的收購業務會受到影響,但其他部門將運轉如常。收購業務應該也還行。反正我們可以向你們保證的是,從前那種增長速度將會下降,我們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說謊。

——要是查理去世了呢?

“但就算我去世了,你擁有大量現金,還有巴菲特坐鎮總公司——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作者:師琰 編輯:和佳,李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