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鄭喆軒:​「在泥巴裡頭找石頭」 破解歷史謎團

鄭喆軒在濛溪河遺址進行考古。鄭喆軒在濛溪河遺址進行考古。

□ 本報記者 蒲曉磊

1988年出生的鄭喆軒北京大學畢業後,把工作的地點定在了四川,目的是「在泥巴裡頭找石頭」。

「四川的位置相當重要,但在很長時間幾乎是舊石器文化的空白區,有一些學者認為1萬年以前的四川,盆地是大沼澤,高原是大冰原,都不太適合早期人類生存。破解這一謎團,需要有人來開展持續的專業探索。」談起自己的工作初衷,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喆軒這樣說。

2020年5月11日,鄭喆軒帶隊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發現了皮洛遺址,當天就發現了少量的石器。第二天,團隊發現了第一件典型的手斧,很快又發現了第二件、第三件。當眾多形態規範、製作精美的手斧出現在眼前時,團隊所有成員都難掩興奮之情。「5月14日,我們在山上調查時遇到了冰雹,但大家仍然十分開心地一次次彎腰撿‘石頭’,直到防雨衣褲都濕透,才哆哆嗦嗦地跑下山」。

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2021年4月開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海拔3700多米的皮洛遺址開展了7個月的艱辛探索。連續的地層堆積,豐富的文化內涵,精美的手斧薄刃斧,無不展現了先民們在至少10餘萬年前就開始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奮鬥歷程,取得了「具有世界性重大學術意義的考古新發現」,獲得了當年的全國「十大」「六大」考古新發現。

在皮洛遺址發掘期間的2021年9月13日,鄭喆軒因公從皮洛遺址回成都,剛下飛機,就收到了同事發來的多張洪水衝刷出的烏木、動物化石照片,請他幫忙判斷。看到照片的鄭喆軒,不顧長期高原工作的疲憊,帶著一絲興奮和一絲懷疑,隔天就趕往資陽。當時的濛溪河遺址現場,還是洪水過後的灘塗狀態,泥巴能到小腿中間。冒著危險蹚過兩三百米的稀泥巴走到了盡頭,鄭喆軒發現了石器和潛在文化層的存在,確認了遺址。

「濛溪河遺址同樣非常重要,是現代人起源擴散階段唯一發現豐富植物遺存的遺址,在全世界同時段都是絕無僅有的;它同時還發現了極為豐富的石器、動物化石,蘊含著許多國內、國際最早階段的罕見複雜行為,將改寫我們的遠古祖先關於動植物利用等一系列思維、技術和行為能力演化的歷史,具有世界性意義。」鄭喆軒說。這些系列新發現驗證了四川、中國的先民乃至人類本身的偉大探索精神,再現了先祖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勤勞智慧,顯示出中華文明久遠厚重的文化基因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萌芽,根脈深長。

工作以來,鄭喆軒平均每年近300天在外出差,工作足跡遍佈四川21個市、州,一年到頭在城鎮鄉野的「在泥巴裡頭找石頭」的工作經歷,為鄭喆軒提出代表建議積累了很多一手資料,「當然,代表建議不是簡單的材料總結和工作彙報,而是要到田間地頭找感覺,同時還要努力學會站在國家層面去思考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但考古研究和代表履職也有相通之處,都是根據有限的認識、發現及資源,去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並指引我們未來繼續行穩致遠。」

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鄭喆軒聚焦自己的專業領域,提交了《關於進一步推動四川舊石器考古與保護利用工作的建議》。

鄭喆軒說,經過多年的努力,四川在舊石器考古領域已經從「盆地」向「高原」邁進,從文化傳承發展的角度來說,四川對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研究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也已經明確顯現出改寫世界史前史的巨大價值和潛力。「四川舊石器考古雖然起步晚,但工作意義重大,相關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專業性強、領域廣、資金缺口大,需要國家和四川加大對舊石器考古和保護利用工作的支持。」

在鄭喆軒看來,關於人類起源的研究,就是回答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正是舊石器考古的魅力所在,是全人類共同的思考,也是全世界關注的一項「國際語言」。

鄭喆軒期待,未來能通過這種「國際語言」來闡釋四川及我國在世界人類起源演化和文明交流互鑒問題上的價值,並形成「國際舊石器研究學術高地」,讓中國的舊石器歷史和文化走近大眾,走向世界。

代表感言

持續的考古工作,有汗水也有喜悅,這些點滴是我們團隊也是廣大基層考古人的日常。歷經百年,一代代考古前輩篳路藍縷、不懈努力,如今,在努力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背景下,作為新一代青年考古人,我們擁有更好的工作基礎,也將用更加飽滿的熱情去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厚植文化根基,堅定文化自信,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