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內蒙古修文物 | 經緯承歲月 妙手複華光

走進內蒙古博物院紡織品修復室,幾位紡織品修復師正專注地伏在工作台上,用真空清潔器清理著紡織品文物上附著的汙染物,修復室里沒有別的聲音,只能聽見真空清潔器的嗡嗡聲。

徐崢正在用真空清潔器清理紡織品文物。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徐崢正在用真空清潔器清理紡織品文物。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

紡織品文物由於其自身材質的特殊性,在所有的出土文物中保護難度很大。這些蛋白質纖維織物在數千年的埋藏中飽受微生物和其他化學成分的影響,同時,紡織品受光照、溫濕度、氧氣等因素的影響也非常大,這些都會引起紡織品纖維老化,導致強度降低、顏色褪變以及外觀形貌的改變。

「文物醫生」的工具。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文物醫生」的工具。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

「紡織品文物修復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內蒙古博物院紡織品修復師徐崢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她身前的工作台旁還架著如手術燈般的照明設備。「我們在修復前的第一件事是檢查‘病害’,是不是很像醫生?我們的患者就是這些古老的紡織品文物。」

徐崢用顯微鏡檢查紡織品。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徐崢用顯微鏡檢查紡織品。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攝

為文物做好病害記錄和檢測分析後,還要進行消毒、除塵清潔,有粘連情況的還要揭展,之後再進行真空清洗、平整加固、內包裝製作等。徐崢說:「文物修復前的分析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這一步驟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比如文物的病害情況、文物的工藝和材料,有時候還能推斷出文物在到達修復室之前所處的環境等等。我們會做很多的研究、分析和斑點試驗工作,然後再為文物‘量身定製’修復方案。做好方案後我們才能正式開始保護修復,最為耗時之一的工序便是紡織品文物平整加固,針對文物殘缺、破損部位我們先尋找與原材料相近的襯布及絲線進行染色,讓襯布和文物顏色達到最為協調的一個狀體,然後再加固修復、整形平整。」記者瞭解到,到此為止,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也只是進行了三分之二而已,在紡織品修復後還要繼續繪製裁剪圖、紋樣圖,組織結構分析,保護修復檔案編寫,有的還需要定製外包裝,最後還要對修復後的文物儲存環境,例如溫濕度以及光照等因子進行控制,讓文物處於最適宜的儲存環境。

前不久,內蒙古博物院紡織品修復室成員一起成功修復了北魏時期的一頂帽子。「這件紡織品表面遍佈噴濺狀汙染,且牢牢地附著在每一根纖維上,修復起來特別難。」

說話間,一旁正在平整文物的史利琴老師直呼「腰疼」。她告訴記者,修復紡織品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需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大多數修復師也因此患上了頸椎病、肩周炎這樣的職業病。「平常我們都會很注意保護頸椎還有腰椎。」徐崢笑著說,「其實這些還好,最怕的是有的出土紡織品保存現狀岌岌可危,這種時候如何針對每一件文物製定最適合它的保護方案,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內蒙古博物院的紡織品保護修復工作已走過數十個春秋,這些年她們修復了上百件紡織品文物,如今仍在堅持的就只剩下了兩位修復師。

「我們現在太缺人了。紡織品文物的修復週期一般都比其他文物長些,由於缺人手,現在我們的修復週期變得更長了。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我們這個行業,愛上這個行業,加入我們,讓這項技藝能夠一代代傳下去。」徐崢說。

這些修復師們,是匠人,是傳承者,更是專注精神的代表。他們對於文物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修復,絲織品在方寸經緯中承載的這些歲月,就是經過她們的妙手才再現了昔日的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