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在大熊貓館主播須備案,直播有專區、不可以帶貨

記者從北京動物園獲悉,園方規定,在大熊貓館里進行直播的主播必須在公園進行登記備案,並站在劃定的直播區域以內,講述內容須規範,不能帶節奏、不可以有帶貨行為。

5月23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多名主播身穿園方統一發放的馬甲,在直播線後進行直播。

5月23日,北京動物園大熊貓館,主播們穿著馬甲、站在劃定的直播區域內直播。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5月23日,北京動物園大熊貓館,主播們穿著馬甲、站在劃定的直播區域內直播。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熊貓館劃定直播區,30個主播名額須備案

據園方介紹,去年,大熊貓館里聚集了一批商業直播人員,在直播過程中存在長時間佔位、帶節奏、要打賞等行為,影響了公園的正常秩序。

今年年初,北京動物園為維護參觀秩序,下大力氣進行直播治理,規範主播行為。在大熊貓館里進行直播的主播必須在公園進行登記備案並領取統一發放的馬甲,在直播過程中要身著馬甲並站在劃定的直播區域以內,確保不影響遊客參觀。同時,主播不能傳達錯誤的飼養理念、不能帶節奏、不可以有帶貨行為。

記者在大熊貓館看到,為減少遊客拍玻璃、大聲喧嘩吸引動物等不文明行為,場館里加設了欄杆。園區工作人員及保安隨時提示主播及遊客文明遊覽,為大熊貓健康生活創造條件。

「地面的直播線是今年年初施劃的,距離展窗大概3米,遊客在直播線前方觀賞,播主只能在線後。」北京動物園安全應急高高長柳浩博介紹,園方還定期邀請動物專家對主播進行科普,定期開會糾正和提示他們不合適的行為。大熊貓館設置了30個主播名額,向通過備案的主播發放背心,如發現主播不當行為,第一次提示,第二次約談,第三次將要求退出。

大熊貓「萌寶」正在享用新鮮的竹子。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大熊貓「萌寶」正在享用新鮮的竹子。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現場,主播「大飛逛北京」正背著萌蘭玩偶熊貓包進行直播。他告訴記者,直播是希望讓大家更瞭解大熊貓。「設置直播線後,我將設備升級,把自拍杆的高度提高,規範的管理會提升遊客的體驗,我們非常理解。」他說,動物園的培訓也讓他更加瞭解大熊貓知識,平時也會看紀錄片學習。

「我們和大家一樣,有時也會感受到壓力,閃爍的發亮燈、拍打玻璃、大聲喧嘩和嘈雜的聲音,這些行為都會讓我們產生壓力。當壓力不斷增延長,會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我們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食慾不振,減少自然行為,甚至會影響我們繁育下一代呢!」宣傳展板以大熊貓的口吻提示遊客,不文明行為將給動物造成影響。

飼養員每天摔70公斤竹子,減少熊貓牙齒磨損

「我手裡拿著的就是大熊貓日常吃的竹筍,還有飼養員專門為它們製作的窩頭。」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大熊貓館班班長徐海泓是資深的大熊貓飼養員,據他介紹,大熊貓館一共飼養了11只大熊貓,9只對外展示,大熊貓「古古」「丫丫」因年齡較大在後台靜養。

為了照顧好國寶們,動物園配備了經驗豐富的飼養、營養、豐容以及醫療護理團隊,從不同角度為大熊貓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福利保障。飼養團隊負責大熊貓的生活起居,每天為國寶打掃房間、準備食物,還會詳細記錄當天情況、生活細節等。

飼養員還會開展大熊貓行為訓練工作,幫助它們更好地適應動物園的生活。訓練不僅可以增強飼養員與大熊貓之間的情感,還可以使動物和飼養員間的行為協作更加和諧。這樣在體檢時便可在非麻醉的情況下完成抽血等項目,減少對動物身體的傷害。

營養團隊會根據每一隻大熊貓的個體情況製定食譜,包括從四川空運來的竹葉、竹竿、應季竹筍,以及果蔬和自製的大熊貓窩頭,窩頭中含有鈣粉。他們將食物每天分5次提供給大熊貓,模擬其野外覓食的節奏。「每隻熊貓每天吃8-10公斤竹筍,一名飼養員每天還要摔70-80公斤竹子,這是指將當天從四川運來的竹子摔成條狀,減少大熊貓牙齒的磨損。」他說,每逢節假日,工作人員還會將窩頭做成餃子、粽子的形狀。

北京動物園大熊貓館,飼養員將當天從四川運來的竹子摔成條狀,減少大熊貓牙齒的磨損。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北京動物園大熊貓館,飼養員將當天從四川運來的竹子摔成條狀,減少大熊貓牙齒的磨損。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豐容團隊根據大熊貓的行為特徵、場地條件等因素,準備不同的設施、玩具,並定期輪換更新。豐容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調整動物的居住環境、喂食時間和方式,最大限度地還原動物在野外的生存環境,讓它們表現出更多的自然行為。

同時,每天都會有獸醫到大熊貓館進行巡診,檢查每一隻大熊貓的身體健康狀態,定期開展體檢、驅蟲等工作。為了讓大熊貓在炎熱的夏季生活得更加舒適,室內展區及內舍均裝有空調,室外展區設有水池、噴淋、噴霧等降溫設施,還會給每隻大熊貓提供玩耍降溫的冰塊。

隨著暑期臨近,遊客量不斷攀升,北京動物園提示市民遊客,在參觀遊覽過程中文明遊園、文明參觀,不大聲喧嘩、不使用發亮燈、不投喂動物、不拍打獸舍玻璃。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