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大牌|「先改變過程,再提高成績」——專訪中國女足新教練米利西奇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記者嶽東興、趙建通、公兵)近日,中國女足新任總教練安特·米利西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從執教理念、帶隊目標、聯賽發展等方面分享了他的看法。以下是部分採訪實錄。

記者(簡稱「記」):首先能否介紹下,你為什麼競聘中國女足總教練?

米利西奇(簡稱「米」):作為一名教練員,你總是想挑戰自己。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項目。當我參加中國足協面試過程時,對這個職位有了更多瞭解,也對自己充滿信心。我能夠為這支國家隊做些事情,產生影響。

中國女足新任總教練安特·米利西奇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女足新任總教練安特·米利西奇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教練員需要從每一段執教經歷中吸取一點經驗和教訓,但最重要的是你對如何打造一支球隊、踢出什麼樣的風格,有一個清晰的願景和理念。同時,我正在研究中國球員的特點,我們能夠想出一種踢球方式,首先可以讓球隊在比賽過程中變得更好,然後才是成績上取得進步。

5月23日,安特·米利西奇(左)在媒體見面會上向記者致意。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23日,安特·米利西奇(左)在媒體見面會上向記者致意。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記:你曾率澳州隊與中國隊在東京奧預賽相遇。你對中國隊有怎樣的瞭解?

米:我看中國隊的比賽越多,就越能看出她們有很好的紀律性、結構和執行力。我清楚記得那場比賽(奧預賽),中國隊立足防守,希望打好攻防轉換。我看了統計數據,中國隊約有33%的控球率。一般來說,一支球隊以這樣的控球率是很難贏波的。我認為我們現有球員中,有一些技術優秀的球員,如果我們能有更多的「賽前分析性思考」,試著在更多時間里控制比賽,我們能夠踢出傳球流暢的比賽。

記:去年世界盃,中國隊曾以1:6不敵英格蘭隊。我們和世界強隊差距在哪裡?

米:問題出在哪?世界範圍來說,女足運動正非常迅速地發展和提高,尤其是在歐洲。當你是國家隊教練時,你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球員在球會的表現。我們必須確保她們在球會的訓練和比賽水平良好。在高水平聯賽中,球員們在球會會接觸到風格不同的教練,對戰術靈活性的理解和執行會更好,有助於她們回到國家隊的表現。目前看,在歐洲踢球的中國球員,沒有得到所需要的上場時間。當你參加國際比賽時,你需要球會積累的經驗。這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在國家隊層面,我們做好充分準備,利用好集訓時間,我覺得能達到一個有競爭力的水平。

2023年8月1日,中國隊球員陳巧珠(左一)在比賽中射門。當日,在澳州艾迪拿迪舉行的2023年國際足協女足世界盃小組賽D組比賽中,中國隊以1:6不敵英格蘭隊,小組排名第三,無緣晉級淘汰賽。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記:無緣巴黎奧運會,中國女足一段時間無大賽可踢。你的近期和長期目標是什麼?

米:近期目標是要深入瞭解球員們的技術特點和水平,同時也讓她們瞭解教練團隊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不斷改進,進行良好溝通,彼此間達到一種清晰的理解程度。

從長遠看,我們必須為2026亞洲盃做好準備,形成一種明確的比賽方式。也就是說,當觀眾們看中國女足比賽時,他們知道會看到什麼樣的比賽內容。所以,全隊要有一種清晰的理解力,我和教練組將努力為球隊帶來一種符合現代足球理念的比賽方式。

5月23日,安特·米利西奇(左一)在球隊訓練中。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23日,安特·米利西奇(左一)在球隊訓練中。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記:中國隊在2022年亞洲盃拿了冠軍。你的第一個大賽任務就是亞洲盃,衛冕往往不容易。

米:回看那屆亞洲盃,中國隊在準決賽是通過12碼大戰晉級,決賽是最後一刻攻入制勝球。隨後一年的世界盃,中國隊大比數負於英格蘭隊,止步小組賽階段。接下來,球隊未能進入巴黎奧運會。我想我們需要打造一支在大賽上表現穩定的球隊,要有一種延續性,避免起伏過大。

記:這個月底,中國隊將在作客與你執教過的澳州隊進行熱身賽。澳女足已晉級巴黎奧運會,是世界強隊。你對比賽有怎樣的計劃和考慮?

米:比賽很有挑戰性,我作為新教練帶隊一週左右,澳女足教練帶隊已有四年,他們正在為奧運會做準備。兩支球隊處於不同階段,但我會告訴球員,專注於我們自己,努力做到賽前佈置的內容。比如,我們能否多控一些球、整體前壓一些、踢出訓練中的東西?這不容易,但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去踢一場讓澳州隊感到非常困難的比賽。

5月23日,安特·米利西奇在球隊訓練前。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23日,安特·米利西奇在球隊訓練前。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記:5月11日正式上任當天,你在現場看了女超聯賽。你覺得賽事水平如何?

米:它確實有提高的空間。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比賽水平和節奏。以海外高水平聯賽為例,比賽節奏要快很多。到了國家隊層面,如果我們和世界排名前15的球隊去比賽,比賽強度也不同於女超聯賽。球員們需要多打一些高強度和快節奏的比賽。

記:你對中國隊在海外聯賽效力的球員有怎樣的瞭解?

米:我看了她們很多比賽。比如,蘇超些路迪隊的沈夢雨和沈夢露;英超熱刺隊的王霜,她沒有得到應得的出場時間,白禮頓的右後衛李夢雯也是如此;我們還各有一名球員在法國(吳澄舒)和西班牙(唐佳麗)球會效力。總體來看,很遺憾,她們大都出場時間不足。但如果看看澳女足在英超的球員,比如在曼城和阿仙奴的球員,她們都是經常參賽。當然,雖然出場機會少,但在海外效力的中國球員依然能獲得良好的訓練,同時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教練、球員合作,她們對比賽和戰術的理解力是在提高的。但對她們來說,每場比賽的出場時間是最關鍵的。所以,球員們在選擇球會時要謹慎,最好能選擇一支總教練確實需要你進入其戰術體系的球隊。

出品人:餘孝忠

製片人:周傑

統籌:吳俊寬

記者:嶽東興、趙建通、公兵、董意行、楊帆

影片:趙建通

編輯:焦子琦、牛夢彤

新華社體育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