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想透支自己,千萬記得做這3件事

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每天下班回家後感覺身體被掏空,什麼都不想做,只想窩在沙發上刷手機;

休息日在家,明明沒做什麼事,但就是很累;

工作上卷不贏也躺不平,能混一天是一天;

對社交毫無興趣,哪裡都不想去,沒什麼事能「點燃」自己的熱情;

情緒看著很穩定,實際上硬撐罷了,心裡無論如何都開心不起來;

「明明沒發生什麼事,但我就是筋疲力盡。」

如果你也曾中招這些症狀,要注意啦!

這可不是「鈍感力」修煉成功,而是你的「生命力」正在喪失。

最近,一部關於「中年危機」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熱播。

劇中女主簡慶芬,擁有著令人羨慕的生活:

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家裡的經濟條件不錯;

老公事業有成,兩人的感情也很和睦;

兒子乖巧窩心,自己的事情都會自己完成;

雙方的父母都健在,暫時沒有「養老」壓力。

但在如此「完美」生活的背後,卻是簡慶芬筋疲力盡的日常。

和老公平常都各忙各的,幾乎沒有夫妻生活;

接兒子放學的同時,還要一邊處理工作;

下班回到家要洗衣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給兒子檢查作業。

一整套操作下來,一個晚上就過去了。

由於事情又多又瑣碎,記性越來越差。

時常做完一件事,就忘記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又或者,手機明明放在口袋,又拿著家裡的電話找手機。

「我每天都要做別人的老婆、媽媽、女兒、媳婦、員工,真的太累了。」

相信這一幕,很多人都能共情:

我們像機器人一樣,日複一日的輪軸轉。

沒發生什麼不開心的大事,卻積累了很多微小的壓力與疲憊。

正如簡慶芬所說:

「儘管我已經努力放大生活中的幸福,但我依然感受不到快樂。」

除了重覆的日常,榨幹我們生命力的,還可能是具有衝擊性的突發「大事」。

身邊曾有個朋友,在和男友異地戀多年後,突然被分手。

一開始,朋友很平靜地接受了:

「我們倆這麼多年感情都很平淡,我可以理解他想離開的心情。」

但慢慢地,她卻陷入了抑鬱情緒,久久走不出來。

後來她去做心理諮詢,才意識到:

「我不是真的不在乎分手,只是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假裝沒有失去。」

類似的「意外」還有很多:

中年失業、親友離世、好友背叛等等。

不論是「日常壓力的積累」還是「突發大事的衝擊」,失去生命力的本質原因都在於:

壓抑。

「人總想快速前進,以逃避正在發生的痛苦。」

這是本能。

但就像費奧伊德曾說的:

「未被表達的情緒從不會自行消失,只會被活埋,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對生活失去動力與熱情,便是情緒「報復」我們的一種方式。

網上有個段子很紅:

人的一生都很關鍵:初一打基礎很關鍵、初二分水嶺很關鍵、初三中考很關鍵、高一學習很關鍵、高二拔高很關鍵、高三高考很關鍵、讀大學很關鍵、找工作很關鍵、賺錢攢錢很關鍵、結婚很關鍵、生娃很關鍵、雞娃很關鍵、養老很關鍵…….

好傢伙。

一輩子過下來,每一年都是重要節點。

一步都不敢走錯,生怕「一步錯,步步錯。」

但當我們「步步驚心」地過了大半生才後知後覺:

人生重要的節點越多,身體里的結節就越多。

《不夠善良的我們》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們的一生中總在追逐目標。

似乎只要達成了這個目標,我們就會快樂。

但在達到這個目標前,我們總要先忍受大量的痛苦。

而當有一天終於達成目標後,我們才發現,自己只快樂了一瞬間,就又忙著去追下一個目標。

或許我們都誤會了。

總以為自己在追逐快樂,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追的是痛苦。

「為什麼好像怎麼努力都不幸福呢?」

直到最近看完紀錄片《施圖茨的療愈之道》後,我開始有了答案。

這是一部關於自我療愈的紀錄片,以「心理諮詢師與患者對話」的方式展開。

諮詢師在片中提出了一個想法: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幻想的「彼岸」:

考上好大學就會前途無量;

成為公務員就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

結婚生子後老年生活就有依靠。

……

我們總以為,只要「成功上岸」,就能一勞永逸地獲得幸福。

但事實上:

這個一勞永逸的「彼岸」並不存在。

因為無常,才是生活的常態。

因為生活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我們總會感覺到痛苦。

為了緩解痛苦,我們要不斷努力。

所以,「痛苦、不確定性、不間斷的努力」才是「現實的三大要素」。

「真正的快樂,不取決於我們達成了什麼成就,而是擁有應對這三大要素的能力。」

既然「壓抑」會讓我們失去生命力,那麼「搞砸」,就是我們重拾生命力的關鍵一步。

《施圖茨的療愈之道》中有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導演祖,同時也是影片中的患者。

他的諮詢師菲爾有一套「自我療愈的方法論」。

祖受益良多。

所以他選擇拍這部影片,想教會更多人:

該如何面對和療愈自己的脆弱。

但電影開拍後,遇到了很多困難,進展並不順利,導致花了2年,還沒拍完。

可祖不敢告訴菲爾,自己遇到了困境。

每次被問及電影的進度如何,祖都會撒謊:「一切順利」。

但時間越長,祖越覺得不對勁。

「我在拍一部教人們如何面對脆弱的電影,但我自己卻不敢面對脆弱。」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接受,一個事實是不會改變的:

逃避痛苦,會讓人更加痛苦。

也因此,當祖後來坦白自己一直在撒謊後,諮詢師對他說:

「要想前進,你要允許自己先把事情搞砸。」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幫助才能前進。

而展示脆弱,就是向外界發出一個信號:

「我需要你,因為我一個人做不到。」

除了搞砸事情,有時我們也要允許自己搞砸情緒。

電影中,還有一個故事也很典型。

諮詢師在小學時,弟弟因為生病突然去世。

之後,父母儘管看起來很平靜,像沒事人一樣繼續生活。

但事實上,他們都崩潰了。

因為無法承受失去兒子的痛苦,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有著極強的控制欲。

不允許他出一點點意外。

如果諮詢師放學晚到家1分鐘,父母就會抓狂。

當看到別的小孩受傷住院時,父親會對諮詢師說:

「你以後必須當醫生,否則就一輩子都得不到我的尊重。」

父母不願承認「疾病與死亡」的必然,也不想面對失去兒子的痛苦。

他們一邊裝成「沒事人」,一邊把死亡當假想敵,想盡辦法躲避。

也因此變得神經敏感、焦慮偏執。

父母的「失能」,讓諮詢師從童年就被迫要去承擔他們的焦慮,成為父母的「拯救者」。

「弟弟的死成為我身上很沉重的負擔。但該死的是,沒人願意承認這負擔的存在。」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可能遇到「過不去的傷痛」。

但壓抑情緒,裝沒事是沒用的。

要解決只有一條捷徑:誠實地面對自己當下感受到的情緒。

允許自己崩潰、憤怒、痛苦、一團糟。

當情緒被允許存在,後續的療愈才得以真正開始。

和大家聊了那麼多「失去生命力」的原因,或許有人要說:

「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

這裏有一份「起步小技巧」,幫助我們在當下就能「動起來」,短時間內就能感受到效果。

諮詢師菲爾在紀錄片中表達,我們的生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底層:我們與身體的關係。

當對生活喪失動力時,很容易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癱在床上,長時間不運動。

但越癱著狀態越差。

所以,改善的第一步,就是「讓我們的身體變得舒服」:

定期運動、好好睡覺、合理飲食、規律作息。

別看都是「老生常談」。

但在我們的低谷期,保持身體良性運轉,能改善85%我們的精神狀態。

2、中層: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喪失和人相處的動力。

有人找時回覆,但沒人找時就「消失」了。

不會主動聯繫任何人。

但「與世隔絕」其實會加重抑鬱情緒。

所以,別把自己關在家裡了。

主動找一個讓你相處舒服的人吃吃飯,聊聊天。

你們說什麼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主動和人互動,會讓我們的「抑鬱」情緒得到緩解。

3、頂層: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這是3點中最困難,但也最重要的一點。

祖恩曾說:

「潛意識主導了我們的人生,而我們卻將它稱呼為‘命運’。」

正如前文提及的:

為什麼被分手後,明明沒覺得悲傷,卻又長久陷入了抑鬱情緒?

為什麼生活中沒發生「天塌了」的大事,我們卻筋疲力盡。

我們的「潛意識」其實一直在操控我們的生活。

我們需要覺察其中發生了什麼。

訣竅就是:寫作。

不必在乎自己的文筆和邏輯。

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自己碎片的想法、波動的情緒。

那些在潛意識中發生,我們卻沒發現的事,都會自然浮現。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迷茫了,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行動,又或者對一切都提不起勁來,別費腦子想太多未來的事了。

這個當下先動起來,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力吧。

當我們對生活重拾熱情,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來源:十點讀書

原標題:《致很累很累的你:人到中年,不想透支自己,千萬記得做這3件事

作者:肖肖,心裡有人煙,筆下才有眷戀。

編輯:王伊萌

責編: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