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密碼第二十七期】硬核知識來咯,別再搞錯它們啦

  隨著亞洲象不斷「出圈」,它們的影像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以卡通、3D等形式呈現的亞洲象形象也越來越多。

野象家族在河道中取食、嬉戲(資料圖)。新華網 柴靜 攝野象家族在河道中取食、嬉戲(資料圖)。新華網 柴靜 攝

  但大家也要注意,有些大象形象不一定是「亞洲象」哦,可能是與亞洲象從外形、習性等方面頗為相似的非洲象!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區分它們?一起跟著大象醫生保明偉學起來吧!

保明偉陪伴亞洲象「龍龍」開展野外康復訓練(資料圖)。新華網 劉雲 攝保明偉陪伴亞洲象「龍龍」開展野外康復訓練(資料圖)。新華網 劉雲 攝

專家介紹

  姓名:保明偉

  職務:大象醫生

  從業經歷:保明偉與亞洲象打交道已有20餘年,先後參與亞洲象野外救助近30次,且深耕亞洲象的繁育及醫療數據研究等,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大象醫生。

知識點一:亞洲象與非洲象生活在哪

  保明偉介紹,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亞洲象與非洲象的棲息地,非洲象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或森林中,而亞洲象主要分佈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3個亞洲國家。

  從生存環境而言,非洲象分為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非洲草原象主要分佈在熱帶草原和稀疏的灌木叢中,而非洲森林象主要棲息在森林中。亞洲象只有一種,其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廣,在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濕草地以及乾旱的灌木叢中都可以生存。

亞洲像在林中采食(資料圖)。新華網發(普洱市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亞洲像在林中采食(資料圖)。新華網發(普洱市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

知識點二:外觀上可以區分它們

  長長的鼻子,大大的耳朵……這是亞洲象與非洲象都具備的外觀特徵,但通過看鼻子、耳朵和門齒就可以區分亞洲象和非洲象哦!

亞洲象「然然」用鼻子與小象「景景」交流(資料圖)。新華網 柴靜 攝亞洲象「然然」用鼻子與小象「景景」交流(資料圖)。新華網 柴靜 攝

  從耳朵來看,非洲象的耳朵要更大一些,且是呈三角形,亞洲象的耳朵相對要小一些,呈四邊形;從鼻尖上來看,非洲象的鼻尖有兩個突起的地方,俗稱「鼻突」,而亞洲象只有一個「鼻突」;從牙齒上來看,非洲象無論是公象還是母象,都會長長長的門齒,而亞洲象只有大部分的公象會長,母象僅有少部分會長。

知識點三:亞洲象與非洲象的「隱藏」區別

  除了典型的外觀特徵,非洲象與亞洲象還有很多「隱藏」的區別哦。

  從背部來看,非洲象的背部是凹陷的,亞洲象的背部則是凸起的;從額頭來看,非洲象的額頭是扁平的,亞洲象的額頭有兩個隆起的地方,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智慧瘤」;從腳趾來看,非洲象的前腳有4到5個腳趾,後腳有3到4個腳趾,而亞洲象前腳有5個腳趾,後腳有4個腳趾。

  此外,它們之間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區別,那便是體型——非洲象的體型和體重都要更高、更大、更重,通常可以達到5噸多,身高可以達到3米以上,而亞洲象的平均身高在2.7米左右,體重在3到4噸左右。

野生亞洲象群正在守護睡覺的小象(資料圖)。新華網發(玉溪市委宣傳部 供圖)野生亞洲象群正在守護睡覺的小象(資料圖)。新華網發(玉溪市委宣傳部 供圖)

  當然,無論是亞洲象還是非洲象,都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們是森林的「守護者」、草原的「播種機」,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它們會長距離遷徙,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維持生存。

  在我國,保護亞洲象和亞洲象棲息地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持續推動保護亞洲象不僅是保護單一物種,還讓更多與象同在的物種得到保護,從而保護生物多樣性。(完)(羅春明 柴靜 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