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麥新品種實收單產超千斤,雜交小麥增產潛力較大

新京報訊(記者耿子葉)6月19日京郊麥收之際,在順義區北小營鎮西府村的「北京小麥新品種支撐單產提升行動」展示田中,北京近三年審定的小麥新品種迎來了一場「大考」。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專家們先後測量實收面積、收割機收穫小麥、就近稱量鮮重、現場測定籽粒含水率和雜質,計算每個品種的畝產。結果顯示,6個品種在沙地條件下均超過了500公斤/畝,大幅超過了往年350公斤的畝產水平。

小麥測產現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圖小麥測產現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本次小麥新品種支撐單產提升行動田間測產,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在中麥5051、京農14-62、京農14-95、京農72、京麥19、京麥189、京麥18、京農19、中麥Z21、輪選158和中麥623等11個小麥新品種中,遴選出綜合表現優良的6個品種進行實收測產,並且本次測產的地塊還是沙壤土,其地力水平較低、保水保肥能力較差,能夠很好地檢驗品種的抗逆性。

通過實際測產發現,在相同種植條件下,京麥18和京麥189表現出更加突出的增產潛力,相比展示區常規品種平均增產10%以上,由此也說明雜交小麥的豐產性、抗逆性、廣適性較強,在地力較差地塊增產潛力突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首席科學家趙昌平研究員表示,「京麥」系列雜交小麥具有高產穩產和抗逆性強的特點,京麥18是高產穩產型品種,京麥19是節水抗旱型品種,京麥189在北京順義、房山、朝陽等複耕地示範種植表現優異,節水抗旱,耐瘠薄性突出,具有抗寒性好、耐晚播、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等優勢,非常適宜在北京中低產區域和複耕複墾地大面積種植推廣。

去年秋天,北京市選擇房山和順義兩個區作為新品種展示田,以檢驗不同品種的產量潛力和適應性,兩個地點代表了一南一北(種植區域)、一高一低(地力水平)。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王俊英說,北京市屬於強筋小麥種植區,2002-2004年在全國率先開展過大面積的優質強筋小麥訂單生產,為加工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優質小麥同時,也促進了種糧農民增收。後來由於小麥種植面積快速下降、規模種植戶越來越少,訂單生產未能持續下來。目前新審定的以中麥Z21為代表的多個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很好地實現了優質和高產的結合,今年在房山竇店鎮中麥Z21的小麥百畝示範方,108.23畝實收畝產達到652.85公斤,創造了北京市百畝以上大面積實收單產紀錄,為全市優質小麥訂單生產的再次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品種保障。

這些新品種的脫穎而出,得益於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的小麥新品種支撐單產提升行動。2023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出台文件,引導廣大農戶使用10個在京種植五年且穩產性、抗逆性較好的小麥品種,去冬今春共計種植19.1萬畝,佔到全市小麥種植面積近一半,為今年全市小麥大面積增產提供了支撐。

為了推進品種迭代升級,2023年9月,北京市又遴選了11個近三年通過審定且表現突出的小麥新品種,在順義、房山等區打造新品種十畝展示田、百畝示範方,並結合新品種特點類型,在全市高產田、中低產田和複耕複墾地等不同水肥條件耕地上安排了2000餘畝示範種植,建立了全市高產抗逆優質小麥品種展示示範網絡。通過這輪大區種植評價後,京麥189、中麥Z21等表現優異的品種將納入2024年冬小麥生產種植推介品種梯隊。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