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火攻、斷糧:巴以衝突另一面

中新網6月21日電(鍾新軍)據《耶路撒冷郵報》6月13日報導,近期社交媒體上出現一段影片,顯示以色列士兵用自製的投石機和弓箭,向防線另一側的黎巴嫩境內投射燃燒物。以軍稱,為防止反以武裝人員滲透躲藏,需要「燒荒清場」。

誰是大衛,誰又是歌利亞

由影片可看出,以軍自製投石機體量堪比皮卡,其利用槓桿配重原理,可將籃球大小的燃燒物拋過至少5米高的邊境隔離牆,投射到幾十米開外。

對於裝備精良的以軍來說,使用投石機等古典戰具,更像是百無聊賴的消遣。而在絕大部分手無寸鐵的巴勒史丹人眼中,石頭卻是他們對抗強敵的主要武器。

失去雙腿的巴勒史丹男子坐在輪椅上,用投石索向以軍還擊。圖/美國廣播公司失去雙腿的巴勒史丹男子坐在輪椅上,用投石索向以軍還擊。圖/美國廣播公司

美國廣播公司網站指出,撿起石頭扔向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已成為巴民眾反抗佔領的「習俗和象徵」。

當然,石頭扔得夠遠、夠快,會有一定殺傷力。於是,巴勒史丹人就像希伯來神話故事「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那樣,因陋就簡製作了大量彈弓、投石索,與全副武裝的以色列軍警進行戰鬥。

英國企鵝出版社《春之路:在巴勒史丹的生與死》披露,儘管多年來巴勒史丹人投擲了數百萬塊石頭,但「並無以軍士兵因此喪生」。西方學者統計,過去40年中,以方死於石塊襲擊的共10餘人。

  用彈弓攻擊以軍的巴勒史丹男孩。圖/《巴勒史丹紀事報》  用彈弓攻擊以軍的巴勒史丹男孩。圖/《巴勒史丹紀事報》

而同時期,倒在以軍槍彈、棍棒和催淚華斯下的巴勒史丹人難以計數。據國際組織估計,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巴勒史丹第一次大起義,就有近3萬兒童遭毒打需醫療救治。

2015年,以色列決定加重對投擲石塊者的懲罰力度,最高處以20年徒刑。

據《紐約時報》報導,以色列軍事法庭每年都會以投擲石塊的罪名,判處約700名巴未成年人監禁,有的兒童才7歲。這些孩子的家人也會遭連坐,包括拆毀房屋、處以罰款、驅逐出境等。

火燒弱鄰,只為自身安全

仍回到開頭所說的影片,能看到在以軍投石機持續縱火下,距邊牆不遠的黎方一側小山坡,出現多個起火點,烈焰吞噬植被,滾滾濃煙隨風飄向空中。

以軍投射燃燒物,小山上已著起大火。圖/美全國廣播公司影片截圖以軍投射燃燒物,小山上已著起大火。圖/美全國廣播公司影片截圖

中東地區普遍乾旱炎熱,植被稀疏,這種脆弱的自然環境一遇明火,極易在高溫和強風助推下,使小範圍火情迅速蔓延擴大成難以撲滅的燎原之勢。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2021年8月耶路撒冷西岸爆發大規模山火,3天過火面積20萬畝,約2000名居民被迫疏散。當時火勢之大,連希臘、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國都派出消防隊和飛機參與救援。

儘管深受火災之苦,但以色列為追求自身安全,對巴勒史丹、黎巴嫩等弱鄰實施火攻毫不留情。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以軍形成了所謂的「環境戰模式」。即通過焚燒森林、農田和種植園,達到驅趕平民、削弱抵抗行為和建立緩衝區的目標。

以軍炮兵準備發射白磷彈(淺色塗裝)。圖/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以軍炮兵準備發射白磷彈(淺色塗裝)。圖/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相比效率不高的投石機,以軍火攻更多是使用白磷燃燒彈。

2023年11月,路透社援引黎巴嫩農業部長的說法,稱由於以軍炮擊,該國南部包括4萬棵橄欖樹和超4.6萬畝森林、果園在內,多達數百平方公里土地被付之一炬。

這些被毀的橄欖樹生長已有200年歷史,聯合國報告稱,前者關乎成千上萬黎民眾生計,損失之大無法估量。

在加沙,據英國《衛報》報導,本輪巴以衝突爆發至今,該地區半數以上的樹木和農田被毀。

餓殺平民,計狠莫過絕糧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由於農業癱瘓,加上以方阻撓封鎖,230萬加沙人陷入糧荒,其中超57萬人食物非常匱乏,約5萬兒童嚴重營養不良,許多孩子因此喪生。

今年3月,以色列軍方曾向英國《衛報》表示,稱「不會故意破壞農業用地,並防止軍事行動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但據多家外媒調查,事實並非如此。

據美國「對話」新聞網報導,2000年至今,以色列對加沙農業的破壞包括:將超11萬棵橄欖樹連根拔起;破壞灌溉倉儲系統;劃定佔農田總面積三分之一的土地為禁區,違令者或被槍殺;將加沙漁業範圍限制在離海岸6至15海里處。

2014年以軍轟炸加沙。圖/《今日馬耳他》網站2014年以軍轟炸加沙。圖/《今日馬耳他》網站

法國《觀察家報》援引倫敦大學報告稱,本輪衝突爆發後,以軍飛機不僅向加沙農場噴灑除草劑,還出動推土機剷平果園和農田。

據英國《衛報》估計,截至2月底,以軍已掃蕩超65平方公里農業用地,數千座農場、溫室被毀。

貝魯特美國大學研究員阿巴斯指出,以軍彈藥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汙染水源和土壤,會給當地生態系統造成長達70年的惡劣影響,並破壞整個食物鏈。

以色列媒體曾自豪宣稱,本國是「農業與水資源管理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其不可能不知道潔淨的土地、水源對於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加沙饑民在等待食物配給。圖/《華爾街日報》加沙饑民在等待食物配給。圖/《華爾街日報》

2018年5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417號決議,強烈譴責將饑餓作為針對平民的武器和非法阻撓人道主義援助的行為。當時,美方不僅支持該決議,還說「有意願解決與衝突相關的饑餓問題」。

那麼,對於今日自家「小弟」所作所為,拜登政府又當何去何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霸權主義雖可強橫一時,最終結果只能是害人又害己。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