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競竹執導舞台作品《莎士比亞的女人們》亮相阿那亞戲劇節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由青年導演、視覺藝術家聶競竹執導的跨界之作《莎士比亞的女人們》日前在2024年阿那亞戲劇節上演。作為戲劇與當代藝術融合的勇敢實驗者,聶競竹以她獨特的視角,將莎士比亞的經典女性角色帶入AI時代,為觀眾展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戲劇盛宴。

《莎士比亞的女人們》海報。《莎士比亞的女人們》海報。

「莎士比亞股份公司,一家專注於孵化電子植物的人工智能公司,正致力於研發一款情感陪伴型電子植物。」隨著背景音的響起,觀眾彷彿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未來感與經典性的荒誕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造人「16號女人」成為了連接古今的橋樑,她的潛意識里逐漸覺醒的,是奧菲利婭、克莉奧佩特拉、馬克白夫人等莎士比亞筆下女性角色的靈魂。

聶競竹是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藝術家,她以設計師的身份廣為人知,而此次涉足戲劇導演領域,更是展現了她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無限的創造力。在《莎士比亞的女人們》這部作品中,她摒棄了傳統對莎士比亞的解讀方式,從全新的視角出發,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莎士比亞世界。而此次在阿那亞戲劇節上演的《莎士比亞的女人們》,與此前在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演出版本有所不同。導演聶競竹表示,「此次戲劇創作當中有很多多媒體的部分,其實都與大海相關,自然能夠給予人很強大的力量。這是一種古典的、人文的東西,也是與大自然的對話的過程。所以我們這次做了阿那亞的特別版,多媒體的部分是在阿那亞的海邊拍攝製作完成的,觀眾走進劇場能看到阿那亞的海。」

《莎士比亞的女人們》多媒體的部分是在阿那亞的海邊拍攝製作完成的。

在聶競竹看來,她個人更願意稱《莎士比亞的女人們》這部作品為藝術創作活動,而不是戲劇活動。她認為,因為自己之前做視覺藝術,這麼多年來都是自己思考自己創作,一直都是單打獨鬥的狀態,很多創作的想法更偏向自我,不存在與其他藝術工作者共創的過程。「《莎士比亞的女人們》是我的第一個戲劇作品,在這裡面我學到非常多的東西。戲劇就是一個當代藝術的綜合體,你要和文本、編劇進行文本討論和創作,還要和演員、舞美設計師、燈光設計師、肢體設計、多媒體設計、藝術家等各個領域的人進行共同創作,終於不再是一個人的戰鬥。彼此舒服、彼此妥協、共同為一件事情去討論去創造,這是非常有趣的經歷。」

《莎士比亞的女人們》由年輕的劇場創作者黃冰編劇,集結了雅玫、張業昕、楊曾皓、王韻涵、吳奇、嚴晴、李魯卡等實力派演員。舞美、音樂、燈光、多媒體、服化造型、形體設計等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創新和巧思。該劇以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為核心數據樣本,通過人工智能的實驗,深入探討了機器在模擬學習人類情感運作機制時面臨的種種挑戰和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金牌製作人向月娥的歌詞與歌手嚴晴的作曲共同創作的主題曲《偶然之地》,以其動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詞,為這部作品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莎士比亞的女人們》不僅是對經典的重讀,更是對人性、情感和科技的深刻探討。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