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科學家」王振常:不懈探測最微小的人骨

王振常,男,漢族,1994 年6 月入黨,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2015 年當選「北京學者」,2021 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2 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23 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王振常。受訪者供圖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王振常。受訪者供圖

幾毫米大小的骨頭,一旦病變,足以令人失去聽力。在耳朵內,如此精密的結構還有許多,由於極其微小,傳統CT 無法採集到清晰影像,醫生只能靠經驗治療。

經過十年的努力,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王振常主持研製出了全球首台分辨尺度達50 微米的專用骨質CT 儀器,突破了以往的「視力極限」。

從業近40 年,黨齡30 年,王振常步履不停。他不斷產出科研成果,授權國際/國家發明專利20 餘項,牽頭製定了眾多行業規範指南;也曾前往青藏高原、西非幾內亞,將醫療資源帶去偏遠的地區。

十年研製出「視力最好」CT

成年人有206塊骨頭,最小的一塊叫做鐙骨,只有兩三毫米。沒有它,音波無法轉化為人類可聽的聲音。

耳朵內如鐙骨一般微小精密的結構還有許多。即便將它們捧在手心,人眼也難以看清,傳統毫米級的CT掃瞄同樣只能得出模糊的成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影像科專業出身的王振常就不時為此感到難受——患者明明有症狀,片子卻看不出病變,這樣的檢查報告對於臨床缺少助益,醫生只能靠經驗治療。

在影像學的世界,一毫米以上就算宏觀,人耳內卻擁有眾多微米級的結構,傳統CT力有未逮。後來,王振常決定自己研發一台「視力」更好的CT,讓探測的觸角下沉到微米。

有想法之後,王振常開始組建學科交叉融合隊伍,與清華大學一起進行設計。醫學設備既要滿足新的臨床功能,又不能損害人體健康,團隊不斷面臨具體的問題。譬如耳朵的一部分結構隱藏在內部,用常規方法無法準確定位,團隊反復討論後,決定打破原有的設計,採取雙探測器的模式,以此實現精準定位。

經過10年時間,王振常主持研製出了全球首台分辨尺度達50微米的專用骨質CT儀器,成果已在全國推廣。對於許多之前找不出病變的耳科患者,新儀器提高了疾病檢出率,也令臨床介入的手段得以增加,時機得以前移。

在臨床以外,王振常更像一名「醫生科學家」。受訪者供圖在臨床以外,王振常更像一名「醫生科學家」。受訪者供圖

成為「醫生科學家

對科研有著強烈的熱情,在臨床以外,王振常更像一名「醫生科學家」。

研究生畢業之後,王振常來到北京同仁醫院參加工作。想要在科研上有所產出的王振常,每天晚上下班之後,會留在醫院的資料室翻看多年以前的片子,一邊看一邊做筆記。

這些工作之餘的投入並不令王振常覺得辛苦,如今回憶起來依舊津津樂道:「多有意思,都是一張臉上五個器官,但沒有一個人的內部結構是完全一樣的,同一個人,器官左右兩側的結構也是不一樣的。」兩年時間,他看了五六萬份片子,第一篇比較有影響力的論文就是從中得來。

「影像學找不著病變」的問題在這些歷史資料中同樣存在,和臨床檢查時被卡住的經歷一樣,反復引起王振常思考。水平、技術、設備,原因無非在這三者之中,他一邊研發新設備,一邊優化CT參數,嘗試將現有設備用到最佳。

由於五官各部位的結構形態和構成不一樣,通用的參數不能得出最佳的成片效果,病變部位的顯示可能模糊不清。影像科醫生像一名廚師,通過調節管電壓、曝光時間、螺旋掃瞄速度等參數,找到針對各位點的最佳「配方」。

每一個理想參數都需要大量的病例支撐,這也是以年為單位的漫長工作,王振常通過牽頭多中心合作,發佈了20餘部標準,建立我國整個頭頸部的檢查規範。

加入黨組織 促進業務更精進

王振常的從業契機十分樸素。

12歲時,王振常曾患急性腎小球腎炎,農村醫療條件有限,村醫給出的治療方案南轅北轍,最後是懂醫術的舅舅救了他,王振常便立誌當一名醫生,考大學時5個誌願都填報了醫學。

學醫是個人選擇,學影像學則是專業選擇。當時影像學屬於有害工種,不是大部分醫學生首選,王振常幹一行愛一行,與設備打交道的過程中,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通過影像學手段,肉眼不可見的人體內部病變能夠被發現,這對臨床診斷至關重要。

入黨更加促進了王振常的職業熱情。在北京工作後,王振常很快當上了醫院影像科的科主任。黨政協同對於促進學科發展十分重要,但只有各方面表現優異才有入黨機會,為了爭取入黨,王振常在工作中習慣多想一層: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兒。

入黨之後的第一件事是前往偏遠地區進行醫療幫扶。1996年,王振常作為北京醫療隊隊長,在高原城市那曲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援藏工作。十多年後,王振常又作為中國第24批援助幾內亞醫療隊隊長,在伊波拉肆虐的非洲度過了18個月,幫助當地建立起基本公共衛生體系。

作為近三十年黨齡的老黨員,王振常時常告訴年輕黨員,不要怕苦,有機會就去不同的地方和崗位鍛鍊,多走多看,瞭解不同社會的真實民情,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對社會體制的比較和體悟。在崗位上要精益求精,不要局限於大夫身份,嘗試去成為科學家、發明家。真實的臨床問題給醫生的科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要具備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敢於否定現有的設備與技術,尋找改進的辦法,推動醫學發展。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