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猴痘「不是新的新冠病毒」

【世衛組織:猴痘「不是新的新冠病毒」】#世衛強調猴痘不是新的新冠病毒# 據法新社8月20日報導,世衛組織稱,猴痘「不是新的新冠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呂熱週二表示,世界對猴痘病毒「已經瞭解很多」,因此它不能被認為是「新的新冠病毒」。

克呂熱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宣稱,「猴痘不是新的新冠病毒,無論是當前在中非和東非引發疫情的猴痘‘分支Ⅰ’變異毒株,還是導致2022年疫情的猴痘‘分支Ⅱ’變異毒株」。

他表示:「我們對‘分支Ⅱ’變異毒株已經有很多瞭解。我們仍然需要瞭解有關‘分支Ⅰ’變異毒株的更多信息。」

由猴痘「分支Ⅰb」變異毒株引發的猴痘疫情在剛果(金)捲土重來,並波及布隆迪、堅尼亞、盧旺達和烏干達。這促使世衛組織在8月14日宣佈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最高級別的衛生警告。2022年,由猴痘「分支Ⅱb」變異毒株引發的疫情曾擴展到全球。世衛組織當時也曾發佈這樣層級的警報,並於2023年5月解除該警報。

克呂熱解釋說,兩年前,歐洲曾「通過與受影響最嚴重的社群(男男性行為者)直接接觸來控制猴痘」。

猴痘病毒是1958年在丹麥飼養的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的。1970年,在紮伊爾——也就是現在的剛果(金)——出現首例確診的人類猴痘病例。「分支Ⅰ」毒株曾被稱為「剛果盆地分支」,在近期剛果(金)發現「分支Ⅰb」後,此前的毒株被命名為「分支Ⅰa」。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緊急項目負責人凱瑟琳·斯莫爾伍德指出,「‘分支Ⅰa’就是以前人們稱之為‘剛果盆地分支’的毒株」,病人通常被受感染的動物傳染。

相反,「我們尚未發現變異毒株‘分支Ⅰb’的人畜共患傳播,」這位專家說,「因此,它似乎是一種僅在人群中傳播的毒株。病毒學家發現的一些病毒變化向我們表明,它可能在人與人之間會更有效地傳播。」

世衛組織發言人塔瑞克·亞沙雷維奇指出:「我們知道,‘分支Ⅰ’比‘分支Ⅱ’更加危險。」但專家們現在正試圖找出「分支Ⅰa」和「分支Ⅰb」之間在嚴重程度方面是否存在真正差異。

這位發言人說:「直到最近,我們才發現‘分支Ⅰb’,它傳播迅速……但我們還不能確定其嚴重程度。」

克呂熱指出,該變異毒株對一般人群來說風險「較低」,儘管該病毒的傳播模式「尚不十分清楚」。他還表示:「我們是否必須像歐洲此前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那樣,採取禁足措施?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世衛組織發言人指出,世衛組織不建議佩戴口罩,也「不建議大規模接種猴痘疫苗。我們建議在疫情暴發時為高危人群接種疫苗」。

據世衛組織稱,近年來已有兩種猴痘疫苗投入使用。分別是巴伐利亞北歐公司的MVA-BN和日本的LC16。亞沙雷維奇指出,還存在第三種疫苗,即ACAM2000。這是世衛組織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在MVA-BN和LC16疫苗無法獲得的情況下」推薦的疫苗。(編譯/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