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伴」App被指借婚戀交友誘導消費:發消息、影片通話都要充值買金幣

近日,來自浙江麗水的翟先生向澎湃質量觀平台反映稱,兩個月前,他在一家名為「牽伴」的婚戀交友App上多次充值付費聊天,累計金額達2萬餘元,但當他與聊天對象約定見面之際,對方卻莫名失聯。隨後他在網上檢索發現,其他人也有類似遭遇。

翟先生提供的「牽伴」App主頁翟先生提供的「牽伴」App主頁

翟先生認為,「牽伴」App涉嫌誘導欺詐。他提供的轉賬記錄顯示,其轉賬收款賬戶為「海南歡渠科技有限公司」。

針對上述糾紛,澎湃新聞多次致電涉事公司,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翟先生提供的「牽伴」App聊天列表翟先生提供的「牽伴」App聊天列表

隨後,澎湃新聞在「牽伴」App實測發現,在贈送的虛擬金幣使用完後,消費者需要充值購買虛擬金幣才能繼續向聊天對象發送信息,充值金額最低19元,最高5999元,每1元對應10個金幣。

對此,有律師表示,消費者在App內購買虛擬金幣並用於和聊天對象聊天,如果該聊天對象涉嫌以欺詐的方式,誘騙消費者在App內進行巨額消費進而獲取利益,則消費者有權要求App披露與交易有關的相關信息。

消費者投訴:

翟先生單身多年,兩個月前在某網站觀看影片時,通過頁面彈出的廣告瞭解到一個名為「牽伴」的婚戀交友平台,「想通過App結識心儀的異性,沒想到兩萬塊錢搭進去了,現實中連個人也沒有見到。」

翟先生回憶,最初下載「牽伴」App時,他並不瞭解聊天需要充值購買金幣。在與心儀的聊天對象進行多個回合的聊天后,「牽伴」App突然提醒需要充值購買金幣才能繼續發送消息。為此,從今年7月初至今,他多次購買金幣。

翟先生提供的轉賬記錄截圖顯示,在App購買金幣時,轉賬的收款方為「海南歡渠科技有限公司」。而他的轉賬最大金額達2999元,兩個月間先後進行過多筆轉賬,累計金額達兩萬餘元。

翟先生稱,兩週前,他想要和在App結識的一位聊天對像有進一步發展,但多次充值購買金幣後,卻無法與對方見面。

「對方自稱是麗水人,聊天多個回合後,我們加了微信。在之後的微信聊天中,我卻始終沒有收到一個明確的電話號碼,對方提供的電話打過去不是空號就是關機。」翟先生說,本來說好要見面,但現在連人都見不到,「我這才意識到上當受騙了,也徹底死了心」。

翟先生提供的「牽伴」App內虛擬金幣充值頁面翟先生提供的「牽伴」App內虛擬金幣充值頁面

翟先生說,「牽伴」App根據聊天形式設置不同的收費標準,「有文字聊天,也有語音聊天和影片聊天,只有買了金幣才有機會與App內的相親對象聯繫,文字大概是兩元左右一條信息,影片聊天更貴,50塊錢才不到10分鐘時間。」

此外,翟先生發現,App設置十分周密,凡是涉及到比如住址等個人信息的,屏幕馬上會將這些信息遮蔽,導致消費者聯繫聊天對象無法脫離App。

澎湃新聞隨後下載「牽伴」App體驗發現,點擊系統推薦的聊天對象後,會顯示對方的性別、年齡、居住地等個人信息。而金幣充值共分為9個檔位,最低充值數額為19元,對應190金幣,最高充值金額達5999元,對應59990金幣。

此外,與聊天對象發送文字消息、影片通話、贈送禮物均需要充值相應數額的金幣。其中,贈送的禮物最低價值99金幣,最高價值52000金幣。

企業回應:

就此糾紛,澎湃新聞多次致電海南歡渠科技有限公司,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工商信息顯示,海南歡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11月7日,註冊資本100萬元,參保人數0人。

澎湃新聞檢索發現,某投訴平台也有用戶對海南歡渠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投訴。該用戶稱,他在海南歡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App中,受聊天對象的情感誘導,向其聊天充值提升親密度,一直被告知親密度不足不能獲取詳細的信息,共計被充值消費4萬餘元。

對此,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吳風虎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在平台購買金幣並用於和聊天對象聊天,如果聊天對象涉嫌以欺詐的方式誘騙消費者在App進行巨額消費進而獲取相關利益,則消費者有權要求App披露與交易有關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