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還魂,難靠AI

作者|陶然   編輯|魏曉

賣身吉利兩年半後,魅族,現在叫「星紀魅族」,終於又有了大動作。

25日下午舉行的「星紀魅族 AI生態發佈會」上,除這麼多年唯一牌面Flyme系統更新外,公司一口氣掏出了AR眼鏡、智能座艙、AI手機等多款打著年輕、科技美學這類鮮明標籤的AI新產品。

甚至在AI手機的品宣環節,對標上了華米OV,還點了點蘋果。

而關於這家由吉利旗下星紀時代和魅族兩家「原手機公司」合併而來的新公司如何規劃品牌、業務,發佈會也給出了明確解答:

年初官宣放棄傳統手機的魅族品牌繼續All in AI,未來的產品全部劃歸AI手機,還可能引入其他類型的AI硬件;新設立的STAR品牌則聚焦智能眼鏡、智能汽車兩個領域。

智能手機、智能眼鏡、智能汽車,三塊業務被星紀魅族確定為核心,通過Flyme系統(Flyme AIOS)串聯。

不難看出,正是科技圈最有想像力的三個細分,星紀魅族的選擇是「我全都要」。

背靠吉利這座大山,不缺資源的新玩家當然要得起。

問題在於,缺位頭部集團多年後,「魅友」情懷和手機市場,都還要得回來嗎?

「小而美」歸來

下沉市場的次旗艦,是手機這片存量市場中,廝殺最為激烈的一片紅海。

超大杯高端機型的受眾可以聊品牌忠誠度,中低端的賣點則往往有且只有性價比,價格還一定不能高,2000元檔位就是現在的主流,紅米、榮耀、OV已經分別在這個檔位,把配置表和參數做的非常漂亮。

有旗艦芯片,有AI功能,有大電池,也有符合年青人的設計。

外觀設計這一點,魅族算是曾經的頭部玩家:距離它和蘋果、小米battle,積累下一批忠實粉絲的年代,已經過去十多年,當時深入人心的小而美設計理念讓魅友看不起小米的工業化外觀,眼裡能打的只有蘋果一家。

所以外觀,成了2024年的魅族,能打出來的一張情懷牌:

Lucky 08的產品經理說,魅族的設計一直區別於友商的根本原因,是比友商更近一步,PPT附上了不同品牌的四款圓形Deco旗艦機。

而魅族新機的解法是設計一個中置非對稱的結構,內部再給模組雕花來體現「科技美學」。

鏡頭配置,則仍是一套常規主攝+廣角的雙攝方案。參數層面的一億像素,在新機上的效果暫未可知,但博主實測此前發佈的魅族21(2億像素),成像效果在細節質量方面對比友商也是差距明顯,傳感器的能力無疑是硬傷。

當然必須要承認的是,影像能力並非中低端機型該重點研究的事情。考慮到1599-2099這一在下沉市場中也非常能打的價位,魅族選擇打磨顏值,並在參數上給到「一億像素」,對於有對應價格段手機需求的用戶來說大概率是有吸引力的打法:有面子(外觀好看),且沒多少人會真正在乎裡子(日常出片)。

但一個東西如果只是外觀好看,人們一般叫它花瓶——魅友期待的小而美,美只是一半要求。Lucky 08美中不足的點,就是這顆過時一年的處理器:二代驍龍7。

橫向比較,榮耀同價位X50 GT上的是驍龍8+、紅米K70二代驍龍8、Turbo 3是三代驍龍8s。

這就回到了前面聊過的性價比問題:下沉市場競爭激烈到近乎殘酷,2000 元檔位深耕佈局紅米、榮耀、OV 等不僅在配置和參數上做到了極致,還各自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成熟的市場策略。在這個快節奏的市場環境下,僅僅依靠外觀和有限的參數提升,難以在這片紅海中擠出太多身位。

「小而美」 的回歸,大概率起步艱難。

AI差生?

魅族21系列,特別是21 Pro,被官方稱為開放式 AI 終端,本該是品牌決定停止傳統「智能手機」項目、轉向All in AI後非常重要的第一次交卷,卻因大量AI功能先畫餅再OTA而遭到群嘲。

而這一次,被產品經理定義為AI手機的Lucky 08,同樣複刻了這波畫餅操作,多少還是有些遺憾。

單看AI功能數量,從魅族官方給出的PPT來看,似乎非常有信心不輸任何一家頭部。但羅列AI數量這一點,卻恰好踩中了當前AI手機概念遲遲無法打透用戶心智的暗雷:數量足夠多,有沒有常用的,好用的?

能成為購機理由的。

走過AI概念狂飆的大模型元年,應用效果成了現階段各家比拚的重點,蘋果智能給出的功能對比安卓陣營比較有限,但與用戶、與日常使用場景契合度極高的構思足以讓其後來居上。

而位處安卓陣營末段的魅族,僅憑尚未完全落地的AI功能,想去追趕同賽道一年之前就早早起跑的友商,難度可想而知。況且,可觀的數量下,輸入法、通話助手、錄音、相機相冊等大量功能其實早已成了現階段新機的標配,大量第三方軟件也同樣支持這些功能,魅族只是補全,而沒有區分度。

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銷量排行榜上魅族身影難覓,其市場份額萎縮嚴重,被邊緣化。如在 2023 年,魅族未在多家行業分析機構的智能手機市場數據排行榜 top 榜單出現,且銷量不足 200 萬台,與頭部友商差距巨大。

疊加智能手機行業創新瓶頸期的到來,在 AI 大模型的軍備競賽中,要形成獨特的技術壁壘並非易事,僅有數量的羅列和AI概念,很難成為魅族回歸主流視野的踏板。

結語

相比於手機等硬件的回歸,Flyme系統似乎仍是魅族現階段唯一的牌面。但這張牌,在母公司吉利旗下各大汽車品牌車機上的想像力,似乎遠比手機這個老本行要大得多。

一方面,AI 技術在手機終端的應用仍處於發展階段,市場和用戶對 AI 手機的實際需求、接受程度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魅族當年的忠實魅友還有多少結餘、在經歷了缺位的幾年和回歸後略顯令人失望的幾款產品後仍有多少購買力,則又是一個不確定。

僅有PPT上「只因魅友喜歡」和「不在輝煌時慕名而來,也不在低谷時離你而去」這些經典口號,顯然是不夠的。

背靠吉利的魅族以「車手互聯」的身份為車機賦能這條線路已經基本跑通,吉利旗下領克、銀河等車繫上均搭載開了Flyme車機,反饋來看也基本做到了一線水平。

只是,當年那個小而美且有獨立競爭力的魅族,在如今星紀魅族的框架下,恐怕很難再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