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天》歐豪:希望被困時能有一個像小光這樣的人|角色

《二十一天》的故事始於新年臨近時的一場百貨大樓坍塌事故,前消防員何小光(歐豪飾)等人被困廢墟之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日前,歐豪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就性格來說,他和何小光都是心態比較穩的人。相比之下,何小光在極端情況下的生存能力很厲害,這也讓歐豪很敬佩,「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求生的知識,如果現實中發生了這種情況,可以知道怎麼去維持體能、需要收集保暖的衣服物品、水、食物還有照明的這些物資。」

歐豪飾演何小光。

挑戰:被困二十一天每天的狀態不同

《二十一天》的故事從羅百商廈突然坍塌展開,13人被困百米地下,被困之初,所有人還保有理智,試圖在前消防員何小光的帶領下尋找避難場所與生存物資。談及接演《二十一天》的初衷,歐豪表示,這個故事的設定是他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大家被困在天坑裡會發生什麼的故事,在這樣一個物資匱乏的極端環境,面對生死的考驗,每個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有著懸念,會吸引他走進故事里。明確的分工、互相的救援,眾人團結一致都在為脫困做準備。然而隨著食物和水源的耗盡以及遲遲等不到的救援,與外界失聯的眾人終於在極端的環境里失去耐性徹底崩潰,生存壓力不斷加劇,從此「活下去」成了最大的難題。

演繹何小光,對於歐豪而言,最大的挑戰也正在於,這一題材設定是以前沒有嘗試過的,對他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其次就是角色被困的狀態,劇情上展示的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到第二十一天,但拍攝的時候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拍,「所以怎麼在同一天、同樣的身體條件下演出被困不同時間的狀態,讓大家看劇時能感受到,作為被困人員在二十一天里每一天的變化,會是一個挑戰。」

地下的二十一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

人物:何小光代表的就是希望

劇中,歐豪飾演的何小光雖然是一個已經退休的消防員,但是身上始終閃爍著在危難時刻捨身救人的光芒。不管經歷過發生過什麼,當大廈坍塌的那一刻,他還是選擇了衝進去救人,並且每個需要被救的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就算面對反派羅浩然也是一樣。歐豪坦言,何小光這個角色吸引他的地方也在於,「他代表的就是希望,一個讓大家都能活著出去的希望。」

何小光是一個充滿理想色彩的人物。歐豪說,他希望並相信現實生活中會有小光這樣的人。「小光其實就是將希望具象化的一個角色,如果現實生活中也發生了大廈坍塌、被困天坑,我希望在大家被困的時候能有一個像小光這樣的人,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和知識去救大家、教大家找物資、如何生存,也可以一直給大家希望、讓大家有一起堅持下來等待救援的信念。」

表演:如何展現人面對極端情況該做出的反應

作為國內首部災難懸疑劇,《二十一天》將觀眾帶入極端的生存環境,探討人性本質。在開機之前,歐豪也特意去看和瞭解了很多生存題材的影視作品,思考如何展現人面對極端情況下該做出哪種反應。「一開始被困時是體力的最佳狀態,作為消防員也有帶領大家的自信,後期因為生存條件越來越艱苦,加上等不到救援,以及一些受傷、不被信任的情節設計,氣勢就需要漸漸減弱,比方坐著的時候會蜷著、會有種光芒漸漸減弱的感覺。」

劇中讓歐豪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和王誌文飾演的警官葉蕭的一場對手戲。那一場戲是何小光和葉警官唯一的一次交集,也給了何小光一個好的交代,「不管是對於過去弟弟的事情,還是自己曾經有過不好的念頭,以及自己做到了讓大家都活著出去的承諾,他在那一刻都釋然了。」

歐豪演繹過不少充滿正義感的人物,也演繹過比如《三叉戟》中凶狠的反派。在他看來,正派反派雖然有特徵上很鮮明的不同,但終歸要演的是人物。「根據這個人物自身的設定,他的經歷、他的性格去帶入表演,演的其實不是刻板印象里的好人、壞人,而是具體的有血肉的人。」歐豪表示,對未來飾演的角色,他不太會用某一種固定的角色類型框住,「因為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故事和人生,同一個類型也不會是同一個角色,有機會的話都會去嘗試一下。」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