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CEO 袁征: Zoom 的未來不是影片會議,而是 AI for Work

醫療領域的 AI 筆記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之前介紹過多個這塊的產品《a16z 投了一個獸醫 AI 筆記,1 億美金 ARR 的 Agent 創業公司出現了》,目前這塊估值最高的已經達快到了 25 億美金《25 億美金估值的 AI 筆記,一年融了 4 億多美金》,現在 Zoom 也加入了這個領域。

Zoom 今天宣佈與 AI 醫療筆記應用 Suki 合作,在其平台上為醫生提供 AI 助手,以記錄與患者的諮詢內容。Zoom 在美國所有遠程醫療訪問中約佔 36%,是最受歡迎的影片會議平台。Suki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Punit Soni 表示,Zoom 在選擇 Suki 之前,已經考慮過所有其他 AI 醫療助手初創公司。

Suki 前幾天宣佈完成了 70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估值約為 5 億美元,總融資額達到了1.65億美金,由 Hedosophia 領投,Venrock、March Capital、Flare Capital、Breyer Capital 和 inHealth Ventures 等跟投。

Venrock 合夥人 Bryan Roberts 說,自從他們對 Suki 進行種子投資以來,該公司通過與領先的醫療系統和醫療科技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向從臨床醫生到管理人員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展示了有意義的影響,實現了指數級增長

另外亞馬遜旗下的 One Medical 也表示,它正在整合 AI 工具,以幫助其平台上的臨床醫生節省行政任務上的時間。One Medical 沒有與該領域的初創公司合作,而是利用亞馬遜的 Bedrock 服務和 AWS HealthScribe,這是亞馬遜自家的面向臨床醫生的筆記平台。

這個領域的產品收入增長都非常快《1 年即 1000 萬美金 ARR,但這個 AI 的產品真的很糙》,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還有 Nabla 和 Ambiance Healthcare 以及微軟的 Nuance。

而此次合作對於 Zoom 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Zoom 創始人 Eric Yuan 本月早些時候對《財富》雜誌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從會議公司轉型為專注於工作場所 AI 工具的公司。Eric Yuan 說:

Zoom 的未來不是影片,而是工作場景的 AI(AI for Work)。

目前以 AI for Work 這樣定位的產品還有我之前介紹過的 Glean《Klarna 打響 AI 取代 SaaS 第一槍,Glean 估值半年漲了 24 億美金》,都在往工作場景裡應用 AI。這波 AI 的崛起,也給袁征帶來了巨大壓力,他再次開啟了每週工作六天的機制。

在 Zoom 於 2019 年上市後,袁征將每週工作時間縮減為五天,但現在他又投入額外的時間來幫助引導 Zoom 走向他所認為的未來:利用 AI 提高生產力,並最終讓人們受益減少工作——包括他自己。

Zoom 之前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工作和業務功能,其中包括對其類似 Copilot 的「AI Companion」的升級,允許用戶無需額外費用即可在 Zoom 工作場所平台上生成內容和搜索,並連接來自第三方應用(包括 Microsoft Office 和 Google Docs 以及 ServiceNow)的數據,以及 Glean、Workday、Box、Asana 和 HubSpot 等。

不過對於 Zoom 來說,這個轉變的挑戰不小,我之前在介紹一些 AI(會議)筆記類產品時曾有過一個感想,那就是一開始 AI 會議(筆記)類產品都是基於類似 Zoom 這樣的會議場景產品來做的,把自己定義為影片會議產品生態的一部分。

但是逐漸我發現,越來越多的 AI(會議)筆記產品覆蓋的場景開始脫離線上影片會議這個場景《覆蓋 80% 財富 500 強,這個最不像 AI 會議的產品用戶超 1000 萬了》,比方說電話會議、線下面對面會議、線下隨意聊天以及像醫療領域的醫生與患者的溝通等場景,這些場景是不需要線上影片會議產品的,因此越來越在獨立發展,並且將更多生態產品整合到自己的生態里,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

因此對於 Zoom 來說,我覺得在 AI 這塊一方面是與 Zoom 線上會議這個場景結合,但也不應該完全局限於 Zoom 線上會議這個場景,可以考慮脫離這個場景去拓展更多其它方向。從目前 AI 會議(筆記)類產品的發展來看,對語音這塊的處理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