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數學競賽的三點思考:這場鬧劇責任在誰?輿論何以如此撕裂?社會信任還能重塑嗎?
來源:上觀新聞
1。這場鬧劇責任在誰
引爆輿論近5個月後,17歲的薑同學再次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今天發佈情況說明稱,薑同學和她的指導老師不僅在決賽中沒獲獎,而且在外圍賽中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幫助」,違反了「禁止與他人討論」的規則。漣水中專也因此對老師進行了誡勉談話處理。
「天才少女」一朝跌落神壇,一時輿論嘩然,也大快了不少人的心。今天對她的謾罵指責多一句,自己當初的先見之明就多一分,多爽。
要我說,把所有責任推給個體是簡單粗暴的。選手違反規則確實有錯,但發起「造神運動」的並不是薑同學自己,在這場鬧劇中,她從始至終都是那個被「造」的人。當然,你也可以譴責那個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成才觀」的老師,但只憑這師生兩人,在今天哪有能力造出一個聲量覆蓋全社會的神?
從當初那則令人激動的新聞發佈一直到今天,主辦方都以沉默的方式後退一步,讓薑同學「自動」站到了輿論爭議的最前線。這是最免責的處理方式,甚至還能用「不影響選手比賽」的漂亮理由拒絕外界和薑同學的一切接觸,子彈可以再安全地飛一會兒。
外界去猜吧,去質疑吧,所有爭議都只會讓比賽的討論度和存在感更高,所有的「槍林彈雨」都可以用一個無法自己開口說話的人名來巧妙應對。面對不斷擴大的質疑,主辦方唯一做的,或許只是把原宣傳影片標題中的「天才」兩字刪掉。
回頭看,如果沒有主辦方及時主動的宣傳,這場鬧劇很可能不會發酵到今天這步。老實說,作為新聞人,我可以共情PR,誰願意錯過一個中專生逆襲的故事?錯過就是失職。問題是,搞個大新聞之前對事實進行基本的核查也屬本職工作,就算不懂數學,也可以和主辦方共同核查。
事實在先,宣傳在後。最基本的這點錯了,再漂亮的金身也會倒塌。
倒是主辦方這幾個月來的冷處理,反而讓其責任變得更大了。說明里那句「賽制不夠完善、管理不夠嚴謹」屬於典型的「自罰三杯」。
公眾真正在意的是,因為一場比賽讓本就共識稀薄、情緒撕裂的社會變得更難以彌合。這筆帳,又該怎麼算?
2。輿論何以如此撕裂
某種程度上,對這件事的討論,甚至已經超脫了事實真相本身。
被推到風口浪尖的薑同學,成為一種象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借由她來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學術和民間,精英和大眾,甚至包括男女性別對立的部分,各個都在爭奪對這件事的闡釋權,坐在什麼山頭,就想輸出什麼樣的話。
換言之,從一開始 ,這件事就在宣傳和引導下,借由自身的特殊性,被符號化了。
決定輿論走向的,不再只是事實真相,而是要進行怎樣的敘事,輸出怎樣的價值。輿論的分化,也不再只看事情的對與錯,而是先選擇立場,再選擇接納怎樣的敘事。
相信薑同學的、質疑薑同學的、讚美薑同學的、攻擊薑同學的,很多都是想借此輸出自我的觀點,而薑同學只是一個好用的由頭和論據,至於真相,按需取用即可。
回溯這件事本身,它的確帶有被符號化的基因:既有暗含的對立立場,也具有唯一性的放大器效應。在公示出的大賽入圍名單中,薑同學是唯一的女生,是唯一一個非數學專業的學生,也是唯一一位進入決賽的中專生。甚至,她還是貧寒出身,是草根敘事的最佳代言者。
這些唯一性和對立性疊加起來,讓她的故事擁有被「放大」的可能;而寒門子弟明珠終不蒙塵、「逆天改命」的敘事脈絡,也契合了國人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爽文期待。於是,毫不意外的,在故事的最開始,薑同學就被推向了神壇,成為集納諸多幻想和崇拜的一重符號。
於是,在社交媒體的全景式展覽下,整場造神與毀神運動的細節被無限放大,從薑同學的月考成績,到薑同學身邊人的隻言片語,甚至到她接受採訪的神態、動作,都被摳出來細細分析,你唱罷來我登場,要維護的不是真相,是自己的立場。
就像那句經典的互聯網吵架名言,「拋開事實不談,xx就沒有一點錯嗎?」
3。社會信任還能重塑嗎
這事前後熱鬧了幾個月,最讓我憂心的,其實是這件事的社會信任機制出了問題。
人們發現,原來哪怕是創立25年的老牌互聯網企業,哪怕賽事已經連續辦了6屆非常成熟,照樣可以愚弄你;哪怕正經數學專業碩士畢業的高材生,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照樣可以頂著「伯樂」兩字違反規則。
甚至,會產生一種非常弔詭的現象:連事件的反轉有些人也不信了。畢竟,誰又能拍著胸部保證,所謂的真相大白,不是另一場鬧劇的開始呢?
我們的權威信源正在消解,當「一切皆不可信」成為某種常態,人們能夠並願意相信的,自然只剩下唯一正確的自己。抱著這樣的立場參與公共事件的討論,不會產生「真理越辯越明」的理想,有的只是一地雞毛,以及那個在一場場論戰中變得更加正確、龐大、傲慢的「自我」。
真相正在發生變化:它所指的常常不再是真實,不再是具有唯一性的、確定的東西,而是一種由情緒和立場決定的敘事選擇。它變成了一種合謀,一種選擇,一種「你要相信什麼」的價值取向。
這聽起來甚至有點荒誕,我們的技術手段更進步了,到達現場的方式更多了,傳播的主體更豐富了,這樣信息爆炸的時代,可獲得的事實反而變得稀缺了,因為大量的情緒和立場,被包裝成了「事實」的樣子。
甚至,它也會帶來反向的效果:由於事實的稀缺,不願被情緒裹挾的另一部分人選擇了冷感與漠然,對當下發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再關心,從而帶來社會整體參與意願的下降。
這恐怕就是另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只是那時,哪怕是一個真的逆襲故事,都未必能撬動公眾的信任與關切了。信任的撕裂很容易,但重建社會信任,需要更漫長的過程,來恢復共識,彌合裂痕,重新讓事實的歸事實,觀點的歸觀點。
本文來源:「獅子坐」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