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舉重兩破紀錄震驚世界,中國舉重隊該怎麼應對?

澎湃新聞記者 朱軼 發自杭州

9月30日,杭州亞運會舉重項目拉開大幕。

暌違國際賽場四年,朝鮮女舉在首個比賽日僅有的49公斤級和55公斤級兩項上均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冠。

一邊是朝鮮女子舉重隊復出震驚世界,一邊是中國女舉兩位冠軍選手分別角逐49公斤級和55公斤級失利,許多並不熟悉中國舉重的觀眾都會有一個疑問——中國舉重隊怎麼了?

49公斤級比賽,朝鮮選手李盛金以破世界紀錄的216公斤摘金。49公斤級比賽,朝鮮選手李盛金以破世界紀錄的216公斤摘金。

跨級挑戰,備戰巴黎

在49公斤級比賽中,朝鮮選手李盛金以破世界紀錄的216公斤摘金,而蔣惠花以總成績213公斤屈居亞軍。

出戰55公斤級的東京奧運會冠軍侯誌慧則是在膝蓋不適的情況下,以東京奧運會奪金的210公斤總成績拿下了銅牌,朝鮮選手包攬冠亞軍,其中江賢京以233公斤打破世界紀錄奪冠。

為何奧運冠軍侯誌慧會選擇跨級出戰55公斤級比賽,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東京奧運會冠軍侯誌慧。東京奧運會冠軍侯誌慧。

事實上,杭州亞運會的舉重項目按照東京奧運設置,而巴黎奧運會則取消了女子55公斤級項目,也就是說新奧運週期,女子55公斤級已是非奧項目。

為了備戰巴黎,舉重隊選擇49公斤級的兩位選手出戰這兩個項目。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中國舉重隊將今年5月的舉重亞錦賽作為亞運選拔賽,最終在49公斤級項目上,蔣惠花戰勝侯誌慧奪金,也贏得了出戰亞運49公斤級的機會,而侯誌慧則跨級挑戰55公斤。

“其實世錦賽和亞運會兩個大賽緊挨著,因此也不是恢復得很好。今天狀態相對不錯,我想已經打到55公斤級了不如放開去比。”

哪怕升級出戰,侯誌慧為了主項也並沒有刻意增重,賽前體重也只有50.7公斤,“世錦賽的時候我也一直在增重,如果不是一直加餐,我體重估計只有50.2公斤左右。”

55公斤級的比賽中,朝鮮選手包攬冠亞軍,江賢京(右)以233公斤打破世界紀錄奪冠。55公斤級的比賽中,朝鮮選手包攬冠亞軍,江賢京(右)以233公斤打破世界紀錄奪冠。

遺憾丟金,不缺亮點

侯誌慧並沒有透露自己在抓舉第2把95公斤時就扭傷了膝蓋,還是中國舉重隊總教練王國新在賽後道出隱情。

“侯誌慧膝蓋隨後便有了刺痛感,感覺用不上勁,而賽前她自我感覺抓舉97公斤,挺舉120公斤,沒有太多問題。”

也就是說,李盛金的216公斤總成績對於體重增重甚少的侯誌慧並不是巨大的挑戰。

在侯誌慧膝蓋出現問題後,團隊隨即對比賽謹慎起來,在挺舉上猶豫要不要放棄——因為候場時,她105公斤翻起來上挺都沒能舉上去。

侯誌慧帶傷獲得銅牌。侯誌慧帶傷獲得銅牌。

“我說不能舉就不舉,她說再拚一次,就拚到了第二把。”相比最終的銅牌,王國新顯然更滿意愛徒的作風和拚勁,哪怕最後一把頂不住選擇了放棄,“不能因為亞運會參加了55公斤級 ,就不顧膝蓋問題,這對運動員健康和備戰巴黎都是不利的。”

更讓王國新滿意的還有侯誌慧這次實戰中的曆練,“因為升級比賽,在短時間內高強度以90公斤開把,然後第二把加到95公斤,這對她是心理的挑戰也是能力的挑戰,能夠更好去適應巴黎奧運會競爭的節奏。”

在王國新看來,短時間內兩次降體重的蔣惠花也發揮出了自身水平,特別是兩位49公斤級選手的競爭氛圍最令這位總教練滿意。

“蔣惠花和侯誌慧一直是你追我趕,都是為了一塊金牌。努力了這麼多年,兩人場下是姐妹,場上是對手,良好的成績也離不開良好的競爭氛圍。”

江賢京打破世界紀錄奪冠。江賢京打破世界紀錄奪冠。

恭喜對手,以我為主

當然,中國隊的無緣金牌,也是因為時隔四年復出的神秘之師朝鮮舉重隊。

“幾年不見,朝鮮選手的成績提高非常快,令人刮目相看,也在我們的預料之外。”王國新開玩笑說,很多同行教練員感覺眼神都變了,“就是覺得朝鮮隊進步太快了,能力這麼強,這也是我們內行中很難預料的。”

無論是蔣惠花、侯誌慧,還是總教練王國新都是衷心祝賀對手,但面對強有力的衝擊,中國舉重隊選擇以我為主。

“我們首先把巴黎奧運會週期完成好,因為朝鮮隊也不參加,研究她們太多,方向性就會有問題。當然,巴黎奧運會後,我們會再做研究,在科學與訓練方法上去探索,努力去進一步提升。”

蔣惠花在比賽中。蔣惠花在比賽中。

這位中國舉重隊的當家人強調,隊伍會以巴黎奧運為週期,按照目標為導向繼續去推進訓練和比賽。

王國新進一步解釋,競技體育不是看對手成績很好,就立馬進行調整,“我們還是按照自己的週期規律,實現更可靠的比賽成績。因為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多少的,提高一公斤,要付出很多很多。”

當然,以我為主並不意味著中國舉重隊會選擇故步自封。

就像侯誌慧也認為朝鮮隊的世界紀錄以及比賽超高成功率會進一步激勵中國隊,“看到她們這個成績,我們更要靜下心來,穩紮穩打,要突破之前的目標禁錮,打破自己原有的思想,往前衝。”

“對我來說,目前要把我最好的水平在訓練中表現出來,然後進一步穩定和夯實。”

的確,對於中國舉重來說,需要去尋不足,找突破點,就像隊里上下一致認為的那樣——中國舉重隊會不斷進步、向上突破。

本期編輯 鄒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