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中國男足從亞運會上帶走了什麼

新華社杭州10月1日報導,1日晚,中國男足亞運隊0:2負於韓國隊,止步八強,亞運之旅畫上了句號。本屆亞運會,中國男足時隔17年再回八強,戰績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男足能從亞運會帶走怎樣的經驗和教訓?

10月1日,中國隊球員和現場觀眾致意。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10月1日,中國隊球員和現場觀眾致意。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戰績及格但教訓深刻

本次亞運男足打入八強,是中國男足時隔17年再次在亞運會上進入八強,從戰績來講,應該算是及格的。然而,男足在比賽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也值得反思。

八分之一決賽與卡塔爾一戰,球隊的情緒管理出現問題,蔣聖龍在最後時刻吃到紅牌,高天意也吃到黃牌,從而賽事累積兩張黃牌,導致兩人在與韓國隊的比賽中遭遇停賽無法上場。

9月27日,主裁判在比賽中向中國隊球員蔣聖龍(左)出示紅牌。當日,在杭州亞運會男子足球八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隊以1:0戰勝卡塔爾隊。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蔣聖龍和高天意兩人的缺陣,對中國隊影響不可謂不大,與韓國隊一戰,中國隊的後防線多次出現漏洞,在防守中非常吃力。如果這兩人在場上,中國隊是否能頂住韓國隊的開場“三板斧”,獲得更大的贏球機會呢?

可惜足球沒有如果。大賽中,往往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中國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實力,更應該做好每個細節,以求將實力完全發揮出來。值得注意的是,球員情緒管理的問題,並非只出現在國家隊、亞運隊身上,類似的情況,在職業聯賽和俱樂部中屢屢出現。

國足亟需補充新鮮血液

備戰2026世界盃預選賽的男足國家隊在9月初的兩場熱身賽中戰平馬來西亞、輸給敘利亞,表現讓人失望。在對陣敘利亞的比賽中,球隊首發陣容平均年齡已經超過31歲。國足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亟需補充新鮮血液。

在10月份與越南隊和烏茲別克斯坦隊的兩場熱身賽後,國足就將在11月迎來對泰國和韓國隊的世界盃預選賽。留給國足的備戰和調整時間已經非常緊迫,而在本屆亞運會上表現出色的球員理應得到機會。

9月21日,中國隊球員王振澳(右一)在比賽中射門。當日,在杭州亞運會男子足球小組賽A組比賽中,中國隊以4:0戰勝緬甸隊。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男足亞運隊,三名超齡球員自不必提,譚龍、高天意和劉洋此前就是國家隊常客,此次在亞運隊中也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大概率將重返國家隊。U24球員戴偉浚、朱辰傑、方昊等人的表現也配得上一個國家隊的位置,而對於王振澳這樣頗有靈氣的小將,也值得給予一個在更大舞台表現的機會。

看到希望更看到差距

我們在亞運會上看到了希望——這批球員在久爾傑維奇的調教下,展現出的精氣神有目共睹。特別是八分之一決賽對陣卡塔爾隊,開場“閃擊”領先,此後球隊展現出的韌性讓人印象深刻。而與韓國隊的八強戰,在實力差距巨大、上半場丟掉兩球後,沒有出現崩盤,避免了大比分失利。

但問題更是顯而易見的。這支亞運隊後備球員和主力球員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小組賽第三場對孟加拉國隊的比賽,中國隊首發大幅輪換與對手互交白卷,如果不是對手射術不精,可能已經遭遇失利。這場比賽也體現出我們陣容厚度不足、後備力量缺乏的問題仍然嚴重。

本屆亞運會,在遭遇韓國隊之前,中國隊的對手實力普遍較弱,球隊的真正成色並沒有完全得到檢驗。與韓國隊一戰中,我們與亞洲頂級球隊的差距體現得淋漓盡致。上半場,在對手兩名主力進攻球員鄭優營和李剛仁並未出場的情況下,中國隊仍然全面被動,門前風聲鶴唳。

10月1日,中國隊球員在比賽中。當日,在杭州亞運會男足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隊以0:2不敵韓國隊。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10月1日,中國隊球員在比賽中。當日,在杭州亞運會男足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隊以0:2不敵韓國隊。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面對韓國隊高強度的逼搶,中國隊拿不住球、傳不出球。現代足球的高水平對抗中,時間和空間都被高度壓縮,中國隊的球員顯然還無法適應這樣的時空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