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見亞運 | 16天,384個小時,哪一幀你最難忘?

始於秋分,終於寒露,10月8日晚,在荷桂交接的金秋時節,杭州亞運會就要和大家告別了。

回顧過去的16天,充盈在大家腦海里的,有歡笑,有興奮,有激情洋溢,也有熱淚盈眶。

那些賽場內外,看得到的歡笑,看不見的眼淚,還有或許被忽略的故事,都構成了我們珍貴的集體記憶。

哪一幀,才是你最難忘的呢?

01

關鍵詞:豐收

春種秋收,歲物豐成。

本屆亞運會上,“00後”重慶運動員何烽面對蟬聯多屆亞運武術散打冠軍的伊朗選手逆轉奪冠,拿到了屬於自己、也屬於重慶散打的首枚亞運金牌。

這場比賽很艱難,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場邊的媒體和觀眾都發出了歎氣聲。

但何烽沒有放棄,連扳兩局,逆轉奪冠。當宣佈結果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振臂仰天怒吼。

何烽(左一)逆轉奪冠。

賽後,何烽把雙手併攏,給記者指了指左手手背的一個部位,“之前一次比賽的時候被對手踢斷了,但當時沒有感覺到,堅持了下來,後來腫起來,冰敷了也沒用,拍了片子,才知道骨頭已經斷了。”

大自然會用成熟的果實回饋過去的耕耘,體育亦是如此。

女子200米蛙泳決賽中,葉詩文率先觸壁之後,緊握拳頭狠狠砸向了水面。這一刻,久違了;這一刻,背後是她多年的努力。

兩次退役兩次復出,她在杭州亞運會賽場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奇蹟,時隔9年,再奪亞運會金牌。

女“飛人”葛曼棋奔跑在田徑賽場。

葉詩文說:“我們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升國旗,我覺得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哪吒頭”葛曼棋和林雨薇收穫金牌後,不約而同為一個人落淚,那是她們的恩師已故福建隊教練劉朝旭。劉朝旭的微博評論也被網友紛紛刷屏:“您的徒兒們都這麼厲害,您看見了嗎?她們完成了和您的約定,亞運會的風,一定會吹到巴黎。”

人生如賽場,乾坤未定,你我皆有無限可能。

02

關鍵詞:遺憾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

離登上亞運會領獎台,來自重慶大山裡的少年李大銀,只差2公斤。

混合採訪區,幾乎所有記者的提問,都圍繞比賽為何失利而展開。

李大銀不斷調整呼吸,忍不住哽咽。

當有人問,巴黎奧運會舉重89公斤級比賽只能派一位隊員參加,如何看待和隊友之間的激烈競爭,李大銀的回答很篤定——

“運動員一直都是挑戰自我,誰的水平最好就派誰去。”

這一刻,或許在這個少年心裡,遺憾已經化為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重慶運動員李大銀試舉失敗,無緣領獎台。

男子圍棋團體決賽,柯潔面對申旻埈,一度勝率超過九成,可惜收官再度出現誤算,將勝利拱手送出。

那天晚上,在走向混合採訪區的電梯口,即將面對媒體時,柯潔哭了,泣不成聲。

柯潔賽後落淚。

這位1997年出生的中國中堅棋手,面對數不清的鏡頭、麥克風和目光,此刻顯得如此落寞。

這是圍棋時隔13年後再度被列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這也是柯潔少有的一次機會,能穿上國家隊服。他說:“為國家而戰,我特別感恩和自豪,但對不起,我輸了。”

後來,運動員大巴車駛過,記者再次看到柯潔,他深深埋著頭,伏在車窗上。

是不甘,還是愧疚?我們也不得而知。

關於遺憾,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亞運會男籃半決賽,中國男籃最後1分鍾被菲律賓絕殺。

那一晚,所有中國球迷都懵了,有人質疑、有人聲討。

中國男籃被菲律賓逆轉絕殺後的新聞發佈會。

隨後男籃宣佈取消賽後新聞發佈會,在現場媒體的抗議下,中國男籃的大巴又開回了球館。

姚明,主教練,隊長在這一夜紛紛道歉。

輸在最後一秒,誰能不遺憾呢?

但有人贏,就有人輸,面對失敗,是所有成長必須面臨的一課。

03

關鍵詞:卷

一場大賽,除了賽場上“卷”出新高度,賽場下也同樣“卷”得不行。

全紅嬋、陳芋汐雙人十米台決賽那天,按照場館規定,只有50個記者能進入混采區,而趕來這場比賽的記者少說百人。

五點半,比賽正式開始,四點半就已經有媒體同行排在混采區,這就意味著無法看到這對跳水雙子星亞運首秀。

即使成功進入混采區,也還有一場“惡戰”,拚身高、拚手速……當然,採訪到手就是百萬+的爆款。

晚上十點半的媒體中心食堂,坐滿了記者。

看著這張照片,你會不會覺得這一定是飯點的食堂?那就錯了。

這是晚上十點半,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的食堂,座無虛席,全是剛跑完賽場的乾飯記者。

賽期恰遇中秋節,當天,記者在媒體村收到一盞手工製作的兔子燈籠,它來自“小青荷”之手,為這個在他鄉度過的中秋節,平添一份暖意。

亞運會期間,3.76萬名小青荷在各個角落默默服務。不管多早出村採訪,小青荷的一聲“早上好”,總讓人元氣滿滿。

“卷”出圈的,還有賽場BGM 。“沒有一首歌是白放的。”那些幕後的年輕人們,讓每場比賽都有了專屬的旋律。石宇奇贏球後,賽場響起《我姓石》;張雨霏破紀錄,背景音樂是她翻唱的《稻香》;中國香港對陣中國台北,《我的中國心》讓人熱血沸騰……

卷是一種狀態,是努力拚搏,哪怕跌倒,是不甘平庸,無關輸贏。

正是賽場內外的無數個瞬間,見證著這場體育盛會,超越國界、文化和語言,將人們緊緊連在一起。

下一個大賽,我們再相見!

華龍網特派記者 邱小雅/文 張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