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面臨抄底 三次反腐後的市場重新上攻

中國足球面臨抄底麼 三次反腐後的市場重新上攻

周超 新浪體育 2024-04-18 09:00 北京

股票投資里,有一個不被確認的俗家觀點——如果隔壁大媽也和你在菜市場說,她剛剛入市,就賺了幾千,那這個市場顯然要趕緊跑了。

也就是說,賺錢通常是在大多數人不看好的時候去賺,而大家都看好市場的時候,往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才能有好的收入;或者市場已經過熱,正面臨下行的壓力。

面對似乎得了ED的大A,號稱在戰亂的尼日利亞都賺錢、但是在中國虧了40%的美國貝萊德資本罵罵咧咧地走了。

而4月4日,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創辦人達里奧卻在社交平台LinkedIn為中國股市站台,認為中國市場正面臨百年一遇的機遇。

到底是追漲殺跌,還是在別人虧錢的時候,逆週期抄底,一直是個難題。

而研究一下中國職業足球的市場,會發現一個很特殊的、類股票式波浪曲線。

1、2002年的第一峰

1993年,中國足球職業化市場「開市」。

陳亦明招兵買馬,黎兵當年61萬的轉會費,已經讓市場咂舌,感慨廣東的球隊球會有錢,有魄力。

隨後,中國足球經歷了第一個上升期。

國家隊94年廣島亞運會的亞軍以及對92年組建的健力寶青年隊的憧憬,加之地方都市報繁榮需要的都市歸屬感,都烘托起了中國職業足球股市的第一浪。

這一切,一直到1997年金州,卡塔爾人反擊射進第三球為止。

從當下的眼光對比看,當時的失敗雖然遺憾,但是當時的中國男足是有和亞洲一戰的底蘊的,整個市場的整體面是良好的。

1992年徐根寶那一批國奧當打之年尚在,隨後健力寶小將們的回歸,並未讓足球界喪失信心。反而看到早我們一年職業化的日本,在1998年世界盃上的表現,堅定了中國足球繼續走下去的基調。

和後面的波浪比起來,1997年的中國男足世界盃出線失敗,其實更像是個緩坡盤整而已。

但是在這一波上攻途中,中國足球的基本面顯現了很多基礎架構上的問題。

在戚務生第一浪結束後的1998年,「一切盡在不言中」;「中國足球只有紅哨沒有黑哨」;「3號隋波」等矛盾集中爆發。

2001年李書福開發佈會粗口退出,爆了中國足球股市的第一個隱性響雷,不過當時吉利的定位還只是個模仿山寨品牌,影響力沒比巨力三蹦子大多少。

隨後米路的入主,繼續帶動中國足球市場延續第二浪。

2002年韓日世界盃出線,足協也趁機處理了賈B五鼠,龔建平等球證遭受處理,緩解了輿情矛盾。

就這樣,中國足球在透支聯賽、按下隱性風險的情況下,將整個股市拱到了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第一個峰值。

2、兩級向下的台階

在第一浪高點的1996-1997年左右,一支甲A球隊的年投入,平均在6000萬-8000萬人民幣。而到了2002年的第一峰,因為各種中超準入的要求和初期的軍備競賽,一支中超球隊的年投入已經提升到了1.5億以上。

記得在第一波期間,天津火車頭槌員趙斌從深圳隊拿了一挎包現金大概71萬簽字費坐飛機回家,在機場被安檢人員看到後,還報導了出來。

而2018年的金元時代,天津權健要引進魏震,打過去的那所謂下落不明的簽字費高達5000萬。71萬和5000萬,中國足球的虛高市盈率就是如此魔幻。

2002年韓日世界盃高潮後的虛脫持續了兩年後,老牌國企國安因為2003年的投入增加和成績下滑壓力倍增。在聯賽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後,一怒罷賽,發起了針對足球市場架構體系的一次反動。

也就是所謂的七君子事件。

但是隨後,這鼓動了中超半壁江山的球會投資者對市場組織部門的抗爭被化解。

說到底也簡單,國內的足球球會構成複雜。中國足球的產權和世界主流職業體育的產權模式有著完全的不同。球會們的盈利模式和投入目標,本來就無法脫離政府監管和扶持。

歐洲百年的職業體育發展是從草根自然向上的,而中國的職業足球是在一定的群眾需求基礎上由上向下進行推進的。

這一過程在管辦分離的議論中一度達到了高潮,而目前由於出現的腐敗管理問題,已經重新加強上層管理,這也就是從去年開始足協領導班子的重新洗牌。

這個階段,中國的足球市場雖然市值增加但是整體是向下的,沒有恢復到2002年的高點。

期間在2005年借助東亞杯奪冠與高路斯世青賽一代不錯的表現,進行了一次止跌反彈,隨後就出現了一路下行的慢熊。

2008年奧運會一代未能達到預期,2010年一直壓制的假賭黑問題終於暴雷。

2010年1月,先是南勇、楊一民被免職,隨後刑事拘留。9月謝亞龍也被警方帶走立案偵查。

整個中國足球的市場曲線墜入了職業化開市後的最低谷。

3、恒大市歷史第二峰值

但是別人的問題往往就是你的機遇,股市高手是在熊市里賺錢。

2010年的中國足球發生了很多事情,除了領導班子被抓被判之外,高洪波帶隊在2月的東亞杯3比0屠戮了南韓,給黑暗的中國足球打了強心針;隨後丹恩卓翔在法屬留尼旺島一腳秒了參加世界盃的法國。

也同樣是在這一年的3月,恒大集團一億元買斷廣州足球球會全部股權,球會更名為廣州恒大足球球會,開始正式入市。

這時候的廣州隊是打假球被降班的球隊,這時候的中國足球是假賭黑橫行,除了京滬魯、其他地方球迷已經開始出現大幅度流失的市場。

但是恒大帶著新思維抄底入場,一舉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政策市。伴隨著房地產開發的繁榮,恒大以前所未有的支票簿,貪婪地橫掃國內的國腳。

在外援引入水平上,恒大也震得整個中國甚至亞洲市場頭皮發麻,讓國安魯能這樣的老牌國企完全跟不上思路。

從一開始笑話恒大冤大頭,出這麼多錢買國內歪瓜裂棗,到後來才發現自己的市場籌碼都被掏空了。

中國足球職業化30年,恒大市至少佔據了1/3。

而作為中國足球的龍頭股所帶起的這一波恒大上攻潮,以2013年和2015年兩次亞冠奪冠,為中國足球創造了2002年世界盃出線後的第二次歷史峰值。

隨後,見識到恒大模式的中國足球市場,出現了大幅度加槓桿,全面過熱的現象。

看到因為足球在政經雙向獲利;不止拿地擴張、於賣水造車的資本市場上也玩得風生水起的恒大,綠地、華夏、中赫等也亦步亦趨。

跟著閉眼買ST垃圾回報也能翻番的市場里,錢已經不是錢,甚至都不再是數字,而是必須花出去的「王八蛋」。

4、黑天鵝灰犀牛和探底

不要說中超,在2018年前後最瘋狂的時刻,中甲球隊年投入4個億都不一定能夠護級。

但是同時中國足球市場里玩家們的自我造血能力並沒有本質改變,監管上的不利導致的假賭黑依舊存在,並在更龐大金錢的介入下,出現了領導還沒上任就帶來一包現金的官商勾結、以及類似李鐵這樣的內幕交易老鼠倉。

最終拉爆這些內因的,除了國家隊成績每況愈下外,還有房地產市場調整下行的灰犀牛和3年疫情讓經濟出現波動的黑天鵝雙重夾擊,所造成的資金抽離海嘯。

中國足球市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崩盤。

幾十支球隊(股)退市,推出的新政策工具——球會股改,讓同樣手裡缺錢地方政府也躊躇不已。

在這種大環境下,第二次大規模反腐開始。

比起上一次只進去了足協的黨委書記和足協主席,足協的白手套公司、抓了球證、判了球員;這次連總局副局長都被打了老虎。

從過去兩次反腐,中國足球市場跌入低谷的週期律看。風暴過後,勢必會出現一段時間有利於足球市場發展的狀況。

2002年第一次反腐結束,深圳健力寶、長春亞泰這樣的中小投入球會都能在中超獲得冠軍。

2010年第二次反腐過後,恒大從2011年開始到2017年,走出了相當穩定的冠軍曲線。

而2023年第三次反腐後,整個中國足球股市面臨著全新的盤整。

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跌的越狠,反彈越有力。

目前的中國足球,不只是在資金層面上,在國家隊和聯賽球員水平、梯隊能力的層面都跌出了歷史新低。

但是看看北京工體周中6攝氏度、還有4.6萬人到場看球的基本面。過去30年足球市場滲透所帶來的球迷支撐還沒有崩潰,這就存在了一個鑄底的可能性。

到2010年左右前,中國足球的引領引擎,其實是國家隊和外戰。整個中國職業足球的市場是圍繞著給國家隊輸送人才,一切為國家隊服務定下的基調。

而現在,不論國家隊的成績多糟糕,聯賽的球迷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因為足球所帶來的娛樂性(踢得臭帶來的糟心性和悲劇,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也具有帶動情緒波動的娛樂性。因為不論喜劇還是悲劇,都是劇啊),已經在30年來滲透進了願意看中國足球的球迷的骨髓。

就一如願意跟隨中國股市,繼續看盤罵街的股民,看著紅綠數字的波動,已經成為他們生活寄託的一部分。

雖然中國足球市場的基本架構缺陷依舊,尚無法有明確定義。法規的製定執行波動性依舊需要調研。

但是面對基本探底,足球領導班子刷新人事,整體行業臥薪嚐膽,想做出點成績的大環境下。

現在抄底中國足球市場,應該是個機會了吧。

(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