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種語言傳播中國文化(僑界關注)
袁小婷從北京語言大學西班牙語專業畢業後,赴拉美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在拉美,袁小婷看到多元文化的差異,她開始主動教授當地居民中文,傳播中華文化。這段經歷促使她進行職業轉型,如今的她是一名深耕語言教學的自媒體博主,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向世界打開教授中文、粵語的窗口,粉絲數量超400萬。
拉美追夢
袁小婷是土生土長的深圳女生,家住在深港交界口岸。各式各樣來往的行人說出的不同語言,對她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袁小婷會下意識地模仿聽到的新語言和方言,諸如英語、粵語、客家話,每一種她都學得有模有樣。在這樣的語言環境影響下,語言學習在袁小婷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高考填報誌願時,袁小婷選擇學習西班牙語。她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畢生都在致力於成為一名語言善用者。」袁小婷期望用多語言打開瞭解世界的窗口。
在大學的時候袁小婷去墨西哥進行交換學習,課餘時間她會去當地的高中、大學教中文。袁小婷希望通過語言的教學,告訴拉美地區的人們中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她說:「我想告訴大家中國是一個熱情好客的國家。」
袁小婷在課上最常用的一個例子便是廣場舞大媽,她發現每當她說到「大媽」兩個字的時候,學生們的眼睛都在發光,因為在西班牙語裡面「dama」便是女性的意思。在袁小婷的形容下,「大媽」成了中國熱情的具象化詞彙,學生們想到「dama」就會想到中國廣場舞大媽們活力四射的舞姿、熱情洋溢的笑容。通過一個單詞,許多拉美地區的學生打開了認識中國的大門。
大學交換的經歷讓拉美在袁小婷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於是,在2015年畢業後,袁小婷前往拉美地區,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她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建設厄瓜多爾水電站,如何取得當地百姓的支持,搭建好溝通的橋樑,是袁小婷面臨的首個挑戰。
「南美洲人民的血液里彷彿流淌著‘足球’二字。」袁小婷說道。為適應這樣的文化差異,袁小婷聯繫當地球隊與中國團隊開展了一場足球友誼賽。
活動中,他們留意到當地球隊的足球、波衫都有破損,賽後,袁小婷便聯繫團隊負責人,為他們送去一大批高質量的波衫、球具。逐漸地,袁小婷不僅融進了他們的足球文化,也讓拉美地區的人們認識了中國。
開闊眼界
隨著袁小婷對拉美的深入瞭解,她發現當地幾乎所有飯店都有一道菜叫作「炒辣飯」,這是一道中拉融合菜系。袁小婷說:「炒辣飯是當年華人進入拉美地區時,結合當地特色發明的一道菜,他們沒有用西班牙語命名,而是直接用的中文音譯。」這也給了袁小婷靈感,「美食」就是最好的文化交流的橋樑。
因此袁小婷會經常組織團隊舉辦「火鍋派對」。拉美地區的人們吃慣了炙烤的牛排,沒想到原生食材放進原湯裡面煮也能這麼美味。品的是美食,交流的是文化,袁小婷在闡述「火鍋」時沒用英文「hot pot」,而是直接教中文拚音「huo guo」,當地居民提起火鍋,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英文而是中文發音。袁小婷感慨:「從一個詞的發音就能看出語言交流的強大,中文的表達需要更多地被傳播。」
袁小婷在拉美地區還有一次驚心動魄的經歷。在進行水電站測試時,突發泥石流災害,而有一個緊急零件需要馬上送到山坡上,袁小婷作為翻譯和輔助工程師承擔起這個重任。隨著雨越下越大,泥石流衝擊愈加猛烈,山體突然開裂,袁小婷被逼到另一個搖搖欲墜的山頭上。
現在回憶起來,袁小婷仍然很緊張:「我當時語無倫次地打著求救電話,最後我是坐在救援的挖掘機挖鬥里,憑藉挖掘機的懸空轉移,才得以脫困的。」這次險象環生的經歷讓袁小婷記憶猶新:「中拉團隊在救援時的同心協力,讓我看到了雙方情誼的愈加深厚,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會來這裏。」
在拉美地區的工作經歷,讓袁小婷不斷開闊眼界,也發現了語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魅力。於是,她選擇辭職創業並繼續深造,成功申請到北京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最後摸索出自媒體的發展道路。
文化傳播
拉美地區的經歷對袁小婷的自媒體之路產生很大影響。她說:「足球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一場娛樂的比賽,但是對於拉美地區的人民來說,足球代表著一種民族情結。」因此在自媒體的探索過程中,袁小婷一直秉持著「尊重」和「創新」的原則。
在粵語科普影片製作過程中,袁小婷常常思考,如何讓廣東本地人看到全新角度,讓外地朋友更輕鬆地理解廣東文化。於是,袁小婷結合時下流行的「盲盒」,推出了「粵語、西班牙語語音盲盒」系列,每期會隨機選定一句熱門港劇台詞或是粵語歌詞,然後她分別用粵語和西班牙語來演繹,這一創意引發許多人的共鳴。
袁小婷用兩年時間探索影片創作的思路。現在,她已經可以流暢地轉換西班牙語、英語、粵語等語言,用多語言推廣中國文化。在2022年,袁小婷偶然刷到一條短影片《我是雲南的》,它的音樂節奏感強,配合當地方言讓人記憶深刻,這給了袁小婷靈感,她依據這個音樂節奏,分別製作了粵語、西班牙語、英語版本。
粵語版《我是廣東的》一經發出,就讓袁小婷在互聯網上出圈。這份爆火出乎袁小婷的意料,她說:「我的初衷只是想和大家介紹我的家鄉,希望粵文化能讓更多人知曉。」
「八百標兵奔北坡,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影片中,袁小婷用粵語說著繞口令,她用這種輕鬆的表達方式把語言知識串聯起來,讓粵語得到更好的普及與傳播。許多外國人看到袁小婷的影片,紛紛給她私信希望她能教他們說粵語,藉著這個契機,袁小婷開闢了用英文教授粵語的新賽道。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大家瞭解粵語發音的意義,袁小婷常用古詩詞進行說明。比如,她會用「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來解析粵語的音韻美。用普通話讀「間」和「還」其實不押韻,但用粵語發音,「間」發作「gaan3」,「還」發作「waan4」,這句詩就變得押韻了。
古代漢語與粵語有融會貫通之處。袁小婷認為自己教授的不僅是粵語,更是這門語言背後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我在做的就是傳承粵語、傳播中華文化,用語言溫暖你我,讓愛跨越網絡。這是我的初心,也是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袁小婷說道。(楊 寧 張昕睿)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1月08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