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超頻DDR5內存?朋友“磚家級”超頻詳解
2024新年已至,內存超頻在Intel 14代CPU以及各種Z790主板的加持下似乎真的演變到只要有手就行。不過咱在入手這款HOF PRO DDR5-7000MHz 16G*2內存之後,還是首先向“懂行”的朋友進行了虛心的求教,然後簡單整理了一份我依舊有些懵圈的D5“基礎”超頻教程。當然,以下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討論,但不鼓勵“毒打”。

按朋友的說法,首先我們要瞭解並承認,海力士Adie與13/14代CPU的IMC較為友好,在2DIMM的主板下,8000頻率是絕大數都可以達到的。不過ADie在高頻率下比較吃溫度,所以要做好內存的散熱,這是所有使用ADie顆粒內存都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然後就可以開始進行超頻操作

朋友教學使用的是AsusZ790 APEX主板,但是處理器僅僅是一顆13600KF。
在開機進入BIOS之後如果是這個界面可以直接跟著我進行操作,如果不是,可以按一下F7進入高級界面即可。

然後我們選擇XMP1,選擇XMP的頻率7000C32這一檔,然後往下翻有內存頻率。可以選擇自己的目標頻率,這裏我直接選擇8000這一檔,如果你的主板不是2槽內存的主板,那要酌情去考慮頻率,一般的4槽主板選擇7400或者7600都是較為簡單的,7800跟8000就需要看自己CPU是否給力了。
選擇完頻率後就是整個OC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CPU與內存的電壓調節

(這裏圖中電壓均為8000過測電壓)
首先是不同主板幾個電壓名稱的關係(HWINFO中關鍵電壓標紅)
CPU電壓:
MSI SA= ASUS SA
(建議範圍1.2v-1.45V)
MSI vddq= ASUS IVR VDDQ =HWINFO中的IVR TX vddq
(建議範圍1.3v-1.45V)這個電壓在Asus主板上並不需要很高 MSI vdd2 = ASUS MEMORY CONTROLLER VOLTAGE =HWINFO中的IMC VDD
(建議範圍1.35v-1.5V)
內存電壓: MSI dram voltage = ASUS memory vdd voltage MSI dram vddq voltage = ASUS memory vddq valtage 同步調整即可(建議範圍1.35V-1.6V)
然後是內存的一些參數,這裏只取重點參數進行建議

tCL:
這個參數一般越低越好,只有雙數值可以選擇,越低越需要更高的內存電壓,也更加吃溫度,在8000頻率如果體質好,可以嚐試C34或者C32,一般和頻率聯動增加或減少即可
tRCD:
吃內存硬體質,增加電壓很難使其優化,根據內存體質來選擇即可
tRAS:
海力士Adie可以壓到很低,不過對效能提升不大,最低可以嚐試28
第二時序

tRDD_L和tRRD_S:
這兩個參數同步即可 一般給8或者6,越低越不穩定
tWTR_L和tWTR_S:
AUTO,這個參數由第三時序的tWRRD聯動,對穩定性影響極高
tFAW:
這個參數對跑分效能影響極大,設置32即可
tREFI:
內存的充放電速率,最高值262143,數值越高,性能越好,但是溫度也會越高,非常影響穩定性的一個參數,推薦值是AUTO,65535或者131071
tCWL:
CL值同步或者-2即可,太低影響穩定性

第三時序,
tRDRD_sg與tWRWR_sg同步:
根據頻率設置,一般12-18都可以,對穩定性有一定影響
tRDRD_dg與tWRWR_dg同步:
7或者8都可。 tRDWR_sg與tRDWR_dg同步:
越低性能越高,穩定性越差。
tWRRd_sg與tWRRD_dg:
極度影響穩定性與前文提到的tWTR_L和tWTR_S聯動,建議從AUTO開始同步降低至不穩。

MRC快速啟動以及MCH完全檢查,建議在超頻時進行設置,超頻完成後再調回預設。【PS:挺詳細的,就是一看就會,一動就廢】
電壓時序都說完了,當然直接實操
對於初玩內存OC的朋友們來說,首先要選一個合適的頻率進行嚐試
電壓的優先級來說:CPU MCV>CPU IVR>CPU SA,先把這自己CPU的這三個電壓摸清楚即可,不要盲目抄襲他人CPU電壓,可以進行參考。流程上來講先固定一個頻率,將所有參數放到AUTO,內存電壓固定一個值(例如1.4V),CPU的IMC電壓全部AUTO,然後進行測試,如果出錯,則先考慮內存電壓的加減,進行優化,當頻率與內存電壓都摸清楚之後,就可以繼續下一步調整內存小參數與CPU IMC電壓加減,按照優先級進行優化效能即可(這一步雖然文字簡短,但操作非常耗費時間,一定要耐心進行)
接下來是展示HOF PRO D5-7000超頻成果的時候
首先是7600C34頻率,參數縮緊,這裏加裝了內存風扇

延遲51.5ns,讀寫複製性能也相當優秀(112.19GB/s、117.85GB/s、112.10GB/s)

內存P11跑分也高達4753分

這裏額外測試了7600C38。無風扇,內存最高溫度60°通過了MT400以及TM5測試。延時56.6ns,讀寫複製性能 111.18GB/s、116.45GB/s、109.45GB/s

內存跑分4589分,對比有風扇且時序更低的7600MHz來說,還是遜色了不少。
最後再上一檔,8000C 36過測試

延遲52.2ns,讀寫複製均快摸到了120G大關(117.11GB/s、123.83GB/s、116.49GB/s),畢竟我這是顆i5,天生弱一些,各位的i9相信會有更好的表現。

內存P11跑分4840分。整體來講,表現也相當亮眼。
小結:雖然有點懵圈,但是感覺還是挺高深的,尤其是電壓、時序的知識點,就能輕鬆將我腦殼撐爆。不過,也不得不承認,“磚家”玩的8000MHz對比我之前一鍵8000MHz,確實綜合表現會更優秀。
那麼問題來了,磚家能用13600KF配790 apex輕鬆上8000MHz並穩定過測,那麼渣渣如我,用天雷滾滾的14700K搭配Z790刀鋒MAX主板,能上到多少頻率並穩定過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