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公佈防曬衣六維標準及可量化參數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

4月7日,蕉下聯合艾瑞諮詢發佈行業首部《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不僅深度剖析了防曬衣行業現狀,也為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前瞻性指導。白皮書中指出,自2007年起,防曬衣市場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小眾到大眾的發展過程。最初,防曬衣主要針對女性消費者,產品功能相對單一。然而,隨著消費者對防曬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戶外活動的多樣化,防曬衣的消費群體迅速擴大,男性和兒童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中國防曬衣市場已進入成熟期,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54億元,占整個防曬服配市場958億元規模的超過一半。

白皮書指出,消費者對防曬衣的時尚性和設計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變化,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功能單一、設計簡陋的防曬衣。他們希望防曬衣既能提供有效的防護,又能展現個人風格和時尚感。因此,防曬衣的設計、顏色、款式和搭配性成為了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此外,消費者對防曬衣的便攜性和多功能性也有了更高的期待。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希望能夠通過一件防曬衣滿足多種場合的穿著需求。例如,防曬衣不僅要適用於戶外運動,還要適合日常通勤、旅行等不同場合。這就要求防曬衣在設計上要兼顧實用性和靈活性,如易於摺疊收納、具備多種穿著方式等。

在消費者對防曬衣的選購過程中,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賴性也是關鍵因素。消費者在購買前往往會通過互聯網搜索產品評價、查看專業測評和用戶反饋。因此,品牌需要提供詳盡的產品信息,包括防曬指數、面料成分、洗滌保養方式等,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和購買意願。

防曬衣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行業亂象。《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首先,行業內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產品標準的不統一和不透明。許多品牌在宣傳自己的防曬衣時,往往使用模糊的營銷語言,如“超強防曬”、“極致涼感”等,缺乏具體的數值支援和科學依據。這種感性化的宣傳方式很容易誤導消費者,使他們在購買時無法準確判斷產品的防曬效果和實際價值。

其次,市場上一些防曬衣產品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部分品牌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原料和簡單的加工工藝,導致產品在防曬效果、耐用性和舒適度等方面無法達到消費者的預期。更有甚者,一些產品在經過幾次洗滌後,防曬性能大幅下降,無法滿足消費者長時間戶外活動的需求。

此外,行業內的檢測和認證體系尚不完善。雖然國家和行業有一定的標準和規定,但在執行過程中仍存在監管漏洞。一些品牌未能提供完整的產品檢測報告,或者檢測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受到質疑。這種情況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形象和健康發展。

在市場競爭方面,部分品牌採取低價競爭的策略,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吸引消費者。這種短視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對那些堅持高品質、高成本生產的品牌構成了不公平的競爭。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市場上優質產品越來越少,影響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瞭解決這些問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於防曬衣的期待,白皮書公佈了防曬衣六維標準及相關參數具體包括:UPF數值50+、紫外線阻隔率>99%、涼感係數≥0.2qmax[J/(cm²•s)]、透氣率>180mm/s、耐洗度水洗30次後,依舊要保持UPF50+的防曬效果、克重≤190g/㎡(以針織面料為例)。